嬉嬉、吃吃、看看戏
今天,去马屿逛逛传统集市吧
■记者 庄颖昶 通讯员 方孔德
每年的农历十月廿三,马屿镇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集市活动,1000多个摊位上万种商品,吸引近20万人次前来购买。用的、吃的、喝的、玩的、看的,应有尽有,嬉嬉、吃吃、看看戏,男女老少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据了解,今年的马屿传统集市活动将持续10来天。昨天,记者专程前往探访,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一逛。
苗木花卉——镇政府边双屿南路
摆满了马屿镇政府双屿南路两边的苗木花卉摊位,绵延数百米,果树苗品种有特产瓯柑、水蜜桃、新品种葡萄、东魁荸荠杨梅、红心蜜柚,苗木花卉包括红杉树、梅花、月季、兰花等。
昨天一早,集市还未正式开张,仙降街道项岙村村民林朝鸟就来到花卉销售摊点选购。他说,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买上上千元的花卉,摆在庭院里观赏。
来自乌鲁木齐的花卉销售商向先生,早早就运来一大卡车花卉,约有2000多盆、50多个品种。向先生告诉记者,农历十月廿三的马屿传统集市,他已经“驻扎”了10多年,每年都会运来兰花、荷花、菊花、梅花、月季等观赏植物,基本上会销售一空。他说,像他这样经营花卉、果树苗的,今年共有20多家。
竹木制品——市六中附近
昨天,市第六中学附近街道两旁地摊上已经摆满各类手工制品,琳琅满目,大多是农业生产所需的农具及日用百货,如牛轭犁头、扁担簟箩、畚箕扫帚、镰刀锄头,还有木桌椅菜刀板砧、菜篮米筛之类。这类物品都是手工制作的,带着浓浓的“土”味。
陶山镇七甲村村民陈立权,种了一辈子的蔬菜。昨天,他来到这里,花了70元,买到了传统竹制品“灰栏揭”,很满意。
严旭是平阳梅溪人,是专门卖木桌椅的商家,也是马屿传统集市的常客。他会把半成品运到集市现场,边装搭,边销售。他说,往年10多天的马屿传统集市,他可以有2万元的收入。
马岩村古戏台连演6天社戏
马屿镇马岩村的广圣宫,约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至少450年历史,每年农历十月廿三上演传统社戏。今年也不例外,既有京剧戏班又有越剧戏班,连演6天12场。同时,三马东路葆真禅寺里也上演社戏。
不少村民来这里看戏,回忆的不仅是原汁原味的大戏,更是逛集市的亲切感,就跟过年一样热闹。不少马屿人还会选在农历十月廿三摆酒设宴,招待客人。
来广圣宫看戏的群众,还可以欣赏精美的寿桃米塑。被瑞安人亲切地称为“米人儿”的米塑,又叫“粉塑”,与北方的“面塑”被称为食品工艺的中国“双绝”。广圣宫摆放的寿桃米塑,是色彩艳丽、造型可爱的戏曲人物和十二生肖造型,也是能引起许多人温暖回忆的“老马屿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