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量家庭弃用味精,味精真的有害吗?
记者调查:味精对身体无害 但要适量

    大量家庭弃用味精,味精真的有害吗?

    记者调查:味精对身体无害 但要适量

    ■首席记者 林长凯

    近段时间来,网传的“温度只要超过100℃高温,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的信息,让味精致癌传闻触碰到了家庭主妇们的神经,这个曾经在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逐渐被一些家庭所冷落。味精究竟还能不能吃?真的有害身体健康吗?记者日前进行调查采访。

    六成家庭做菜弃用味精

    记者就味精在家庭中的使用率在市区的安阳菜市场、城北菜市场、望江菜市场等地随机询问了20位“马大嫂”。其中有12人坚定地回答,“家里不用味精已好多年”,而且这12人不用味精的理由大致相同,就是担心味精吃多了会对身体有害,尤其是在癌症越来越高发的当下,味精致癌说更是令不少人对其敬而远之。

    外面餐饮店除了油盐普遍放太多外,最不好的就是为了用鲜味吊住客人的胃口,店家往往在菜里放很多的味精,味精是人工做出来的东西,吃多了没好处,我在家里绝对不用的。”家住市区集云家园的曾女士说。

    记者在调查中也注意到,一些味精的忠实粉丝,他们无论做什么菜都非放味精不可,认为没有味精的话饭菜就会变得不好吃,这样的人在受访人群中占到了两成。剩下的两成受访者,对味精会有选择性地使用,比如感觉嘴巴淡而无味的时候弄点味精开开胃,做一些味道清淡的蔬菜时放一点提提鲜。

    味精究竟是什么做的?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表示味精中含有致癌物,可问到是何种致癌物时,她们皆答不上来,只说是听大家这么说的,那么味精究竟是什么做的呢?

    记者采访了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医学博士李洁。“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分解为谷氨酸和钠,其中谷氨酸有提鲜的效果,这也是味精为何能提鲜的原因所在。”李洁说。

    李洁说,谷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体有益无害,但必须小心的是,分解后的另外一个物质——钠是不可以过多摄入的,好在味精中含有的钠所占比例很低,并不会有任何副作用出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分出的四级致癌物中,并没有把焦谷氨酸纳包括在内,因此致癌说法也无从谈起。早在1999年,我国也对味精做了细致严格的毒性研究实验,实验证明每天每人食用味精50克-200克的量,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

    味精的用法大有讲究

    既然味精洗脱了可能致癌的嫌疑,但这并不意味着做菜时可以滥用味精,如何科学使用,需要因人而异。

    “食物本身具有一定的鲜味,但对于胃口差的病患来说,靠食物本身的鲜味已不足以吊起他们的胃口,此时需要适当加点味精来提鲜,帮助他们把饭菜吃进肚子,营养才有保障。”李洁说,“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并不是所有菜都需要放味精,那些炖、煮的菜是可以不放味精的。”

    由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细心的人看到钠就会想到盐,于是问题就来了,高血压病人吃味精会不会不利于每天盐摄入量的控制?

    李洁解释说,1克盐中含有393毫克的钠,但谷氨酸钠中所含的钠很少,还不足以影响到血压的变化。但某些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营养师会给出低盐饮食、无盐饮食,甚至低钠饮食的建议,那些需要低钠饮食的患者是不可以放味精的。

    对于绝大部分人群来说,味精可以放心使用,但用量也要适宜。千万不要以为在菜里多放一些味精,味道就能更加鲜美,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多放味精和少放味精吃起来的鲜度是差不多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阳光卫生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新居民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大量家庭弃用味精,味精真的有害吗?
税收“黑名单”制度解读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4 大量家庭弃用味精,味精真的有害吗? 2015-1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