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仍是实现工业4.0的内因

    人仍是实现工业4.0的内因

    ■西小米

    配几个机器人,就能实现工业4.0吗?(详见本报12月21日第10版报道)引进机器人,解放劳动力,实施机器与机器对话,实现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从客户到生产去中间化,极大降低生产成本,这些固然是工业4.0的种种魅力,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技术革命,其核心角色仍然是人,人的作用仍是实现工业4.0的内因。

    且不说这些智能化的机器及其相关程序本身就是人的“作品”,它们需要人去引进、安装、调试并控制。事实上,生产流程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繁复的系统工程,没有一个能够与之配套的“高密度”的管理体系,恐怕不容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4.0。

    “工业4.0并不是简单理解的自动化概念,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信息流、物流等整个管理体系。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下,信息从客户端直接送达生产一线,以最快速、最高效的生产方式,生产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这才是工业4.0的核心,而不是简单的配几个机器人。”谈及对工业4.0的看法,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晓宇如是说。可以说,自动化程度越高,对管理体系的要求也越高,譬如高铁,其运行速度如此之快,自然容不得管理上存在一点点疏漏,否则其后果也是惨重的。再比如,一个拥有100名工人的车间,因为推行自动化生产,工人减至4名,“量”的锐减必然要用“质”的剧增来替换与弥补,这要求4名工人必须具备足够高的素质,然后才能发挥原100名工人的作用。

    人的素质不仅是操作技术,也不仅是管理水平,其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与安守本分的归属感更重要。引导员工们树立对企业的使命感和归属感,才是一个百年企业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之所在。如果我们的“高素质”工人不到3年就想“另谋高就”,不足5年就想“另起炉灶”,那么我们的企业能发展壮大吗?所以发展中企业的管理理念至关重要,譬如在如何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挽留人才,如何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等问题上,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据说,我国曾引进一批德国工程师在工业城市武汉研制发动机,但最终未能制造出寿命长、质量好的产品,究其原因,竟然是卫生太差,管理者懵懵懂懂,制造者邋邋遢遢,制造车间里尘土飞扬,这是管理理念有问题,也是人的素质不够高。与之相对应的是,瑞士的车间极其干净,该国能制造高精度的手表;德国的车间非常干净,该国能制造高质量的发动机;美国的车间相当干净,该国的制造水平也不错。可见,越是高智能的机器,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高,也就是说,我们的企业要实现工业4.0,应该连车间卫生这样的小细节也要强化管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生淮南,又甜又大,生于淮北,又酸又小,其原因自然是“水土不服”。工业4.0是“好东西”,但能否在我们瑞安的企业“安家落户”“落地生根”,关键还要看我们自身的素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阳光卫生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玉海楼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聚焦点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克己复礼说文明
广州越秀与瑞安特殊教育
比较启示
人仍是实现工业4.0的内因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4 人仍是实现工业4.0的内因 2015-12-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