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多光源” 消除“灯下黑”
■金粟
对纪检监察部门人员来说,“即使掌握了执纪权,不但没有特权,反倒应该接受更加严格、严苛的纲纪约束”
据新华社报道,安徽省委巡视组原副组长方克友严重违反廉洁纪律,日前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取消退休待遇,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详见本报4月15日第12版)。又一例“灯下黑”腐败行为得到了应有的惩治。
“灯下黑”是一种极具隐蔽性的违纪行为。作为监管他人的人,他很容易游离于监管的视野之外,成了超越党纪国法的不法分子;又因深谙查人的信息和路数,他具备很强的“反查”能力。方克友为掩盖多起违纪事实,与多人串通,编造虚假还款协议和催款、承诺还款手机短信,统一口径对抗组织审查,这就是“反查”能力的表现。直到退休以后,其违纪行为才浮出水面,这也证明“灯下黑”的隐蔽性。不过,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等待方克友的终将是法律的严惩。
反腐倡廉是巡视组的一项重点工作,身为安徽省委巡视组原副组长的方克友本应以身作则,正己正人,为党的廉政工作尽职尽责,做出一个党员应有的贡献。他却辜负了党的多年培养和殷切期望,“监守自盗”,堕落为腐败分子。这种可耻的行为,直接侵蚀了党的肌体,阻挠了反腐工作的正常开展,削弱了人民群众对党纪国法的信任度和敬畏感,其影响之恶劣,后果之严重,委实难以估量。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并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各级纪委要解决好“灯下黑”问题。习总书记的话表明,我党对整治“灯下黑”现象的决心是坚定的,态度是鲜明的。中纪委也不断强调,要打造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从事实看来,纪检监察部门的“自净”力度足够强大。中纪委监察部发布数字显示,仅2014年查处的违纪违法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就有1575人,其中厅局级34人,县处级229人。2015年7月2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纪委对广东省纪委原副书记、监察厅原厅长钟世坚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打掉“内鬼”,净化队伍,纪检监察部门显示了很强的政治定力。
在物理学中,消除“灯下黑”的方法是打造“多光源”照明系统,如手术室的无影灯。在反腐领域中,同样需要打造“多光源”系统,用来消除“灯下黑”现象。要倡导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员干部的内心形成强大的免疫力,自觉抵御入侵的病菌;要从严治党,在党员的思想上树立起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干部的行为上构筑起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对纪检监察部门人员更其如此,“即使掌握了执纪权,不但没有特权,反倒应该接受更加严格、严苛的纲纪约束”,纪检监察部门设置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就是防止“灯下黑”的有效做法;要依法治国,一切按照法定的程序办事,在光天化日之下,让“灯下黑”无处藏身;还要有一个“光源”——人民群众的眼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监督无处不在,眼光所及,纤毫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