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2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篷泛波观心闲

    乌篷泛波观心闲

    ■李浙平

    我第二次游玩绍兴时,享受了一次在乌篷船中的心闲。

    那天,正下着小雨。江南小雨总是有梦一般的情调,把青瓦白墙的民居染成湿润的水墨画,让寂寞的檐头有了淅沥的欢悦。我随仲兄李浙安及友人从三味书屋出来,见小石桥下划过一艘又一艘乌篷船,在河中悠悠荡着远去,便建议去乘坐一番。

    我们来到停靠乌篷船的埠头,狭窄的河道上,靠岸密集地排着许多乌篷船。埠头上,打听去处的、讨价还价的、熟人聊天的、吆喝卖售的,南腔北调,白发黑辫,青衫花裤,肥头瘦腿,构成热闹场景。戴着黑毡帽、穿着雨披的艄公见我们过来,操着绍兴方言向我们招揽生意,虽然他们大都是中年男子,也有一些老者,但听他们说话却如听越剧的对白,颇为亲切。但他们语速一快,我们还真有些听不懂呢。我们与一位艄公谈好了价钱,付了船资,然后小心地跨进乌篷船,船身一下子摇摆得很厉害,吓得我赶紧蹲下,伸手扶住船舷。船公见我等之状,笑出声来,脸上便有一丝不屑之态,他让我们都坐下。果然,等我们坐定后,船不再剧烈摇摆,只是随水波荡漾而起伏,轻轻晃着。于是,艄公开始手握桨、脚踏橹,将船划离埠头。岸上或蹲或坐或站的艄公们便欢快地喊起来:“开船了。”

    竹篾编成的乌篷压得很低,与舱之间的空隙让人有些局促。因为下雨,乌篷全部盖上了,没有像晴天时在当中掀开一个空间。这样,人坐在舱中,便无法看到头顶的天,于是有了许多压抑。遇上雨天,我们只能从篷与船舷之间探出头,才看得到灰蒙蒙的天空。但这样探着头,很累,还是背依着舷,懒懒地伸着双腿,看看岸上街边有些古色古香的茶楼酒肆花店画坊书斋琴馆香阁货铺炊店,听听从街道河埠亭廊桥头门前窗口飘来的软语柔音,还是能感受这千年老城古朴素雅的韵味。

    河道虽狭窄,却笔直,透过舱口向远处望去,乌篷船来去穿梭,将碧油油的河水画出长长波纹,向两边散开,冲向两岸的基石。河水将砌入河中的基石养出墨绿的苔茸,不仔细看,倒像是绿水凝固而立,抑或是苔茸融化而流。辨不清的动静之态,就如少女的美眸之意,留给你,便有一种遐思的娴静。石缝中丛生出许多如兰叶的绿草,也有一些井口边草,挂下来,垂在水中,被小船行过的波荡动着,如那涤衣女子的裙幅不经意间拖在水中,好看极了。块石上的颜色是斑驳的,是陈旧岁月的痕迹,令人想起装满陈年女儿红的坛,那坛中的佳酿,只有善者能于中品其百姓日子的沧桑,绝非风雅之士能解其中味。这时候,挽袖将手臂浸入舷外河水中,闭目欲作无念想。然而,柔柔漫过臂的是一种醉心惬意,心念又起,觉得船无动水动,人无动心动。如此这般,等睁开眼睛,仿佛只是瞬间,目中现景已非刚才之景,可见诸事万物脱不开一个至理,动静因心,念起有别。于是,想起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

    艄公似乎早已习惯了不明白游客语意的互侃闲聊,认真地操桨控制乌篷船的航向,有一答没一应地接我们询问的话头,但他那赤足摇橹的姿态却显得很悠闲。他在这条河上划了多少载乌篷船已不重要,也许生计负担早就被这份悠然于古城河上的劳动所释放,所以他的脸上总带着笑容。

    我们几个人在船舱里,悠闲观景是需要话趣的。话题从三味书屋装修后失了古朴风貌,谈到了沈园。谈沈园里的《钗头凤》,似乎有点为古人空凄凉。但聊起了陆游,也就想起了从前在瑞安老城关曾经有过的放翁亭,以及今天的明镜公园,这两处都与陆游有着渊源。

    乌篷船悠悠荡荡在绍兴古城小河上,我们为能有这一番乌篷泛波观心闲的趣味觉得很快乐。这时候,仲兄李浙安说了一句:“要是现在有一壶丰湖春酒,大家小酌一番,也不失为泛舟之雅俗相谐啊。”大家闻言都觉得这是美事,可惜身边无酒,只得略舔掌中雨水作佳酿,自得其乐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飞云
   第00008版:财富榜
   第00009版:财富榜
   第00010版:议事厅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车周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乌篷泛波观心闲
雪中疾走“拱门”
微寓言(二则)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12 乌篷泛波观心闲 2016-8-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