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中埠、下埠菜场改造见成效,上埠新村菜场还有点乱
“马路菜市场”仅靠管难治本
■首席记者 缪星象 文/图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东山街道多个菜市场整治取得一定成效,市场环境大为改善,但上埠新村马路菜场问题难以有效解决。记者来到现场,了解菜场改造前后变化和马路菜场改造的难点。
“马路菜场”靠管成效不大
多年来,上埠新村辖区内一条主要道路自发形成一座“马路菜市场”,今年以来不时有市民向本报反映:路边摊贩占道经营现象比较普遍,买菜高峰期整条路两边都被菜摆满,加上买菜市民来回穿梭,连路都走不过去。
11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上埠新村菜市场,看到多位摊贩正把占道的蔬菜往店内搬,不远处3位城建监察工作人员正在劝导一户占道摆摊的商贩,劝导20多分钟,对方才同意把摊子往里搬。
和今年年初相比,这条路明显宽敞不少。据附近居民徐先生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主要是有城建监察工作人员管着,“人不在时,摊贩们还是照样占道。光靠人看着,治标难治本。”一位卖菜摊主则表示,虽然占道摆摊不对,但周边居民一直以来就习惯在这里买菜了,“管得严了流动摊贩不来了,大家买菜不方便。”这位摊主说。
对于自发形成的“马路菜市场”,“治标难治本”是个老问题。记者从东山街道办事处了解到,上埠新村的“马路菜市场”目前主要靠加强监督管理,并长期安排城建监察执法人员巡视。要想治本,需对摊贩进行分流,目前他们正在商议相关对策,争取早日完成分流,既能减少占道经营问题,又方便市民买菜购物。
正规菜场改造有成效
和“马路菜市场”相比,今年以来,东山街道对正规菜市场的改造取得了较大成效。
11月15日,中埠村菜市场已暂时关闭等待整修,在该菜市场隔壁10余米外,一个临时菜市场已于当天早上6时许正式启用,虽是临时使用,但里面灯光明亮,地面整洁,摊贩整齐有序,整体环境和此前相比改善很多。
“老菜场用了几十年了,每天地面污水横流,是该好好整改一下。”卖海鲜的吴女士说。搬入临时菜市场后,她对目前环境比较满意,尤其是临时菜场就在老菜场边,顾客并没有减少。她期待菜场改造早日完成,届时肯定比这个临时点更好。
记者从菜场内的市场监督管理员处了解到,从11月15日起,中埠菜场腾退并进行改造提升,原有经营户均搬迁至临时腾退点。在腾退交易期间,各经营户将继续保持环境卫生,做到门前三包。记者从东山街道办事处了解到,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以来,他们将菜市场改造作为工作重点,中埠村菜市场昨日已完成腾退即将改造;下埠村菜市场已基本完成改造,并将于本月重新使用;上埠村菜市场改造计划也已提上日程。这三大菜市场的改造将有效改善提升购物环境、减少污染、改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