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2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游百丈漈

    三游百丈漈

    ■高振千

    小时候,只知道文成百丈漈发电站,经常听到大人们说起这个发电站很大很厉害,好像当时我们这一带点电灯用的电就是这个电站提供的,却一直不知道文成百丈漈模样。

    第一次游百丈漈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暑假,那是单位组织的一次活动。十几个人乘坐一辆很破旧的小中巴,行进在弯弯曲曲的文成石子山路上,左转右转甚是颠簸。七八岁的女儿大概还没坐过在盘山公路上开的车,受不了猛烈颠簸,开始晕车时,半途中说自己要下车了。

    上午游览了刘基庙,下午才跌跌撞撞到达天顶湖,就在湖边堤坝边的一间饭馆吃午餐,大家直吃得汗流浃背,齐呼这天气真热,还集体租了快艇分组在天顶湖中转了一圈,好像湖水不是很满,那些树木葱茏的小岛露出了下面的黄泥土。接下来就是看百丈漈。

    只记得下去的小山路有好长一段特别陡峭,脚下茂密树木遮蔽中的山涧深不见底。一步一步地挪下去,走得人胆战心惊、大汗淋漓,到了底下才松了一口气。不知是水不多,还是没仔细看,雄伟的一漈居然没有留下一点印象。只记得二漈打里面经过,看过去像个水帘洞……到了发电站那里,那中巴车已在等我们回家。

    第二次游百丈漈是前年暑假,报告文学学会组织的。那时候,文成百丈漈广告已经铺天盖地,号称“中华第一高瀑”,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这回坐的是豪华大巴车,满满当当的一车人,平整的柏油路行驶得安安稳稳。只是路还不太宽,特别是拐弯处,两车擦肩时不得不小心谨慎地慢下来,而且由于来往大巴车太多,有时还出现拥堵。

    这次是从发电站那里出发,下面往上走。导游为了省时间,叫我们不要去一漈,二漈三漈走了,规定集合时间差不多就回来。经过多年的治理和建设,这景区已今非昔比。沿路的小道被塑造得曲径通幽,要从小山洞中、小碇埠上通过,那溪水十分清澈、丰盈。

    没走多久,穿过掩映的树木,三漈就一览无遗地出现在眼前了。三漈不高,才10多米;比较宽,水势很大,白花花地从上面哗啦啦地泻下来,不知道有没有“百丈宽”。前面有个比较大的平台供人休憩,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只简单地留个影,不多做逗留,要急着去观赏二漈一漈。

    还未接近二漈,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二漈与一漈连成一体犹如三折瀑,从天而降,在山凹中顺势而下,落在深潭中。二漈前面的观景平台,是大家与这壮观瀑布合影的最好角度。沿着山道缓缓上去,从西边高低不平的宽敞石坪过去,80多米高的二漈被分为两段。下段的水直冲深潭,轰隆隆地回响;仰望宽广的上段,气势磅礴,下方有一条高2.7米、深8米、长50余米的岩廊,如腰带一般缠在黑黝黝的峭壁上。

    最刺激的是从岩廊中穿过,不知道这岩廊是天然还是人工开凿的。岩廊前面垂挂下来的瀑布,在山坳中旋风的作用下,形成翻转的雨雾直扑进来,外面红日当头,里面却像是下着大雨,始终湿漉漉的,凉气逼人。望出去,瀑布就是一幅巨大水帘,眼前是雨蒙蒙一片。顺着岩廊出来,再沿着小道登高,回首俯视人已显得非常渺小,绿色草木簇拥中的雪白瀑布,原来是粗粗细细、大大小小的水流交汇而成,晶莹剔透,煞是可爱。

    我与同行的施正勋大哥,急匆匆地往一漈赶,哪能错过这个机会。原来一漈并不远,沿着平缓的山路和溪水,很快就到了底下的观瀑亭。这里又是风又是雨,不是人久留的地方,否则你将被全身淋湿,汗毛倒竖。仰头望,蓝天白云下,耸立的悬崖峭壁中间低凹处,垂落了一股股粗细不一的白练……

    第三次游百丈漈就在前不久,一个时阴时雨时晴的冬日。从停车场过去就是百丈漈景区上方入口,石头山路有些湿滑,扶着石栏杆往下走过曲曲折折一段,就来到当年记忆最深刻的险峻通道。原来这通道就叫通天岭,从两座高耸的悬崖之间缝隙中修筑,两旁杂草藤条丛生,前后都只有一线天。石阶不仅狭窄,还特别高陡,大家都紧握着铁栏杆、铁锁链小心翼翼一步一步踏下去,下面的人走慢了还不得不停下来等待通行,有不敢走的女同事要两手搭着前面男同事的肩膀才完成路程。也就是这段通天岭,让所有的人小腿肚都疼了好几天。

    这次我要看个真切和明白。我就站在瀑布和水潭正前方,任凭风雨吹打,好好地体验给我的感觉。那顶上几股大小的流水,在极不平整、光滑的崖壁上不经意地跌落,碰到了嶙峋的石头,被分割成更多细流,潺潺而下,在潭里泛起涟漪。那些瀑布,在峡谷里的山风和水潭上面的旋风用力下,变成了飘飘洒洒的小雨。水的柔软和石头的坚硬在这里浑然一体,真是“滚滚银河千壑外,波翻赤壁万山颠;夏日云散漫山雪,冬季雷轰入地泉”。据介绍,百丈一漈,落差207米,誉称华夏第一瀑,三面绝壁擎天,嶙峋万仞,飞流如云端袭来,素练悬空,状如银河垂地。

    二漈的源头风平浪静,没想到倾泻到百丈深潭却如此轰鸣。往下再走岩廊时,我没借用同事雨伞,瀑布卷进来的这点风雨算得了什么。我还停下来,呆呆地往外观察灰蒙蒙的雨雾和雨线。

    不同年代,不同季节,不同游伴,三游百丈漈的心境各不相同,所带来的印象也各有侧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5版:经信之窗
   第00006版:回眸2016特别报道
   第00007版:回眸2016特别报道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财富榜
   第00010版:议事厅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车周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三游百丈漈
被禁锢的精灵
微寓言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12 三游百丈漈 2017-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