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路长”,亮点中的亮点

    “路长”,亮点中的亮点

    环境实现由“乱”到“亮”的转变,靠什么?靠整治。看本报1月11日头版转2版的报道,我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持续深入开展城中村专项整治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原本垃圾成山的闲置地,摇身一变成为整洁规范的停车场;“一户一桶”让整个村庄的环境好转;村居“路长”“值日生”纷纷开展竞赛,你追我赶比哪个干净卫生。

    人生来就喜欢干净的,婴儿把尿屎拉在裤裆里难受了就哇哇大哭;每当你给他换干净漂亮的衣服,他就开心得手舞足蹈,还会美滋滋地亲着妈妈的脸。现在乡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日益改善,都以干净整洁又不失气派的装修示人,以示家的体面,也无不体现生活品质。然而,当你跨出家门小院,处处是垃圾堆、烂泥路时,你一定会怨声载道。由此可见,除了你的小家干净,周边环境的卫生整洁、城中村环境的整治是多么重要。

    几十年前,我们经常能看到有关“爱国卫生”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立即行动起来,掀起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潮,打一场爱国卫生的人民战争。以“人民战争”来形容,足见卫生的重要性。现在我们也在一些居民小区看到这样的标语:小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事实也是如此,就像“马路菜场变身停车场”这个事,“以前,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附近的居民都很头疼”。如果整个城中村的环境卫生不整治好,“头疼”的事又何止于此?

    其实,类似垃圾成堆的“头疼”事,都是人为产生的,都是人糟蹋出来的。比如仙甲村这块旧村改造的地块,本来是要拆旧建新的,却因故成了“闲置地”而“长久无人管理”。这资源白白浪费多可惜啊,于是小摊小贩们“废物利用”“因地制宜”聚集起一个无人管理的临时菜市场。现在仙甲村村“两委”与莘塍街道将闲置地合理利用起来,改造成停车场,既方便了居民出行,又改善了周边环境。所以“头疼”事既是人为的,也是靠人去治的。比如新桥头村“一户一桶”的实施与推广,一扫污水横流、四害滋生、恶臭难闻的“头疼”事,从此“垃圾不落地,新桥头更美丽”。

    我省在著名的“五水共治”中率先推出了“河长制”,日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未来两年内将在全国推行“河长制”。此次城中村整治,莘塍街道的“路长”“值日生”制,可谓是亮点中的亮点。整治环境卫生有了带头人,有了你追我赶的竞赛活动,有了奖勤罚懒的精神激励,调动了志愿者和村民群众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而且有了制度就有了责任,做得不好就可以问责与追责,也就不怕再出垃圾山和卫生死角等脏乱差的“头疼”事。非常期待“路长制”积极推广,一路向好。

    城中村整治,不仅仅在于房前屋后,它是立体的,多视角的,必须花大力气,在治脏、治乱、治旧中多管齐下,要在道路硬化、路面洁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墙面美化的城中村“五化”新模式中全面开花,并且要在每个村民头脑中长久树立这是“为我干、我要干”的公民责任意识。这样,我们的城中村才能越整越美,一个个疤疤点点才会变为亮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有话说
   第00003版:回眸2016特别报道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实验室
   第00007版:今日莘塍
   第00008版:公 告
   第00010版:老干部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家周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路长”,亮点中的亮点
推进中小学“研学
旅行”应把好“四关”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2 “路长”,亮点中的亮点 2017-1-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