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 新
■胡晓霞
在辞旧迎新的过年之际,我们女人间的问候语往往会变成:“你家掸新了吗?”
所谓“掸新”,顾名思义,该是“掸去了灰尘就焕然一新”的意思吧?其实,“掸新”是我们中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辞旧迎新的美好祈愿。
记得小时候,每逢年底掸新,父母总是先把床上的被子、枕头、床单、被褥卷起,盖上塑料薄膜。把“隔厨”(放饭菜与盘碗的木柜)也用塑料薄膜盖好。然后把我赶到屋外,唯恐我呛了灰尘。从门缝里,只见屋内父母分别给对方用旧围巾裹住头发,各自戴了口罩,只露一双眼睛,相视而笑。那时候还没有梯凳,就在扫帚柄上绑一根长长的木棍,扫掉天花板等高处的灰尘。然后再在扫帚上放一块湿毛巾来回举高擦洗。而不甘寂寞的我看着他们滑稽的模样,总是忍不住地钻进屋内,他们往往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便会同样给我蒙得只露一双眼睛后,丢给我一把小扫帚和一块小抹布,我便煞有介事地学着干起来,偶或给传递一下小东西,也算助一臂之力了。每每这个时候,父母的脸上总是笑意盈盈。
所有屋角、天花板、墙边、板壁都清扫好,所有用具都擦洗好后,一家三口便开始用爸爸单位里带回的旧报纸,或者从店里新买的白纸糊板壁。父母会先用面粉掺水在锅里烧好浆糊,待浆糊基本冷却后,用那种软毛扁刷蘸了浆糊刷在板壁与纸上,最后再合力把纸努力平整合缝地贴上板壁。毛手毛脚的我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要么把浆糊甩得到处都是,破坏了原本清洁好了的家,要么把纸张给弄破裂,浪费了许多在那时看来十分珍贵的旧报纸乃至白纸。每每这个时候,父母假装喝止,事实上却也不气不恼……
在那荒寒年代,掸新,也成了我童年快乐记忆的一部分,那时候,我们的幸福是多么单纯和简单啊!
而如今,清洁工具及用品更新换代了,除梯凳、洗衣机外,更有了吸尘器、擦玻璃器、玻璃清洁液、洗洁精、“公鸡头”等。房子也越住越新、越住越大了,人呢,却越来越娇贵、越来越懒惰了。面对这么大的屋子、这么多的摆设、这么忙的工作,单凭一家三口的“微薄之力”去掸新,似乎变得匪夷所思了。
因此,一时间,原来卖水果的、小区做保洁的各色营生者,都摇身一变为年底高价钟点工,他们或老乡、或夫妻、或姐妹结伴轰轰烈烈而来,捣鼓一整天,两顿正餐加两顿小餐招待,主人花出去五六百元钱,换回来一个窗明几净的家。殊不知,我们却也丢失了与家人一起干活的幸福……
有一种美好和惬意,叫家人一起,共同打造美丽无尘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