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禽”举措透明亲民
■王国荣
我市切实加强活禽屠宰管理,有效防控禽流感疫情的“活禽改白条”整治举措是极其必要的,同时也必将得到更多摊主和市民的理解与配合,尤其是促使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绿色健康生活及消费方式的形成
许多人都喜欢吃白斩鸡(白切鸡),皮黄肉白,肥嫩鲜美。但是自从出现了禽流感疫情,这道买来活鸡现杀现做的佳肴似乎被打了折扣。不过想想禽流感暴发、人人谈“禽”色变的时候,即便送你活禽你都不敢要、更不敢做来吃,也就对停止活禽交易的举措容易理解了。因此,我市率温州各县市之先推行的“定点屠宰,杀白上市”制度,目的是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食品安全,人所关注。要想保证吃得健康安全,那么鲜美可口可以次之。自从2014年2月13日杭州市政府发文,永久关闭主城区所有活禽市场后,杭州市民早已习惯到菜市场买杀白的鸡鸭了,即瑞安人说的“白条禽”。看了本报1月17日第2版“活禽改白条”的报道,觉得作为温州首个活禽“定点屠宰、杀白上市”县市,瑞安的一些做法比已经在实行的城市要来得透明与亲民。
普通市民消费者只晓得在市场买的是杀白鸡鸭,但可能并非了解“定点屠宰”到底是怎么操作的。看本报报道,知道瑞安的“白条禽”是深夜23时开工生产,于次日上市的。首先,检疫人员对待宰生禽的临床健康状况进行判断,只有临床健康的生禽才能拿到准宰证;接着,上挂、电麻、放血、烫毛、脱毛……检疫人员对有准宰证的白条禽按流程宰杀,在此过程中,检疫人员不仅要检查白条禽体表,还要开膛检疫。出厂前,检疫人员还会出具标注了货主名字、产品名称、生产单位、目的地、检疫号等一系列信息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最后,每只白条禽出厂前,还须由屠宰厂加挂“身份证”——印了合格标签的蓝色脚环方可出售。
了解了这一系列的“杀白”工序,消费者心里就有了底,可以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吃得安心。其中深夜开工、次日上市的“白条禽”,在时间段上保持了尽可能的新鲜度,对做白斩鸡的市民来说,其鲜嫩可口仍没打折扣。过去活鸡买回家,宰杀洗净后一般也会晾挂一段时光。而且据记者现场看到的,通过流水线宰杀的活禽,由于放血、拔毛时间足够长,出厂的杀白禽比人工宰杀的更干净、卫生。除了这些“亲民”之处,更重要的是每只售卖的白条禽上都加挂了“身份证”。说实话,笔者也多次去杭州的菜市场买过杀白的鸡鸭,但好像未见过“印了合格标签的蓝色脚环”。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区巷弄个体小菜市场也都在卖杀白家禽,不知相关管理及检疫是否到位。
据澎湃新闻1月11日报道,日前国家卫计委公布了2016年12月全国(不含港澳台)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12月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达106例,死亡20人。中国疾控中心风险评估认为,目前,我国已进入H7N9疫情高发季节,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内地H7N9疫情仍呈散发态势,不排除在南方部分地区,病例持续出现等情况。因此,我市切实加强活禽屠宰管理,有效防控禽流感疫情的“活禽改白条”整治举措是极其必要的,同时也必将得到更多摊主和市民的理解与配合,尤其是促使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绿色健康生活及消费方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