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
■金 洁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幅图,上面除了红色字样“17”,还配有文字说明:这个挺有意思,朋友圈都转疯了,说是第17个赞你的人,是2017年跟你最有缘的人,我特别想知道第17个会是谁。童心未泯的我顿生好奇,果断转发到朋友圈,然后默默期待:谁是2017年跟我最有缘的人呢?
十几分钟后,我打开微信一看,点赞已远远超过17个。赶紧挨个儿数下来,手指停留在第17的位置,看到一个关系一般的朋友名字,似乎跟“最有缘”搭不上边,于是讪讪一笑,权当自我解嘲。或许,潜意识里,我希望跟我最有缘的是另外的某个人?
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缘分的。
突然想起中学时代一个关系特别亲密的同学L。不知是相同的际遇,还是相似的性格,现在想来都是因为美丽的缘分,我和L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情窦初开时节,为了避开父母耳目,她一度将男生写给她的私密信件全部拿到我家请我代为保管。作为L的“免费保险箱”,更多时候我还是她的忠实听众,总是不厌其烦倾听她的话语,同时我也毫无保留地向她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原以为我们的情谊会坚不可摧直到地老天荒,哪知随着我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似乎没有任何缘由,我们的友谊竟然“无疾而终”,我愣是莫名其妙淡出L的视线。多年后的一次同学会上,我们再次遇见并同睡一个房间,聊的却是不痛不痒的客套话,再也找不回当年那份情同手足的感觉。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不必感伤,无需难过,缘起缘灭,自有定数。
同事蔡也是一个跟我有缘的人。20年前,我参加瑞安市青年教师朗读比赛时,与蔡初次认识,那天午餐我一口气吃了两碗米饭的“壮举”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两年后,我调到现在的学校,跟蔡成了同事。18年来,我们多次任教同年级,共处同个办公室。蔡曾不止一次揶揄我饭量惊人,却恰恰忘了自己跟我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光吃不胖。去年11月5日,我和蔡一同以校友身份应邀参加莘塍中心小学190周年校庆,因为这所学校是蔡的母校,而我曾于上世纪90年代在这工作过。当我们微笑着站在大红横幅下合影留念,当看到蔡作为知名校友的照片和我的回忆文章同时出现在校志上,我们禁不住感慨这就是缘分。上学期,我们再次成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办公桌紧邻前后排。随着交往不断深入,我愈发喜欢和欣赏低调内秀的蔡,总觉得与这样一个内外兼修的人共事是多么幸福的事。
一路走来,我们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不管是短暂的邂逅,还是长久的记忆,都离不开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然而,世间并没有永远的缘分,缘来则聚,缘尽则散,一切随缘就好。所以,谁是2017年跟我最有缘的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保持一颗珍惜缘分的心,视每一次平淡相遇为难得的久别重逢。只有这样,才能于人无愧,于己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