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便池,
尴尬的
不仅是老人
■管舒勤
人有“三急”,出门在外,最怕如厕难。经常在飞云花园小区边街心公园休闲的上百位老人,就遭遇这样的尴尬——没有公厕,只能用油漆桶当便池。虽然该公园公厕建设早有规划,但遭到附近部分居民反对,无奈搁浅。
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当下,这种现象显然与创建格格不入。细究街心公园如厕难,似乎并非“死结”:最近的公厕离街心公园大约有200米,而且公园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门诊室里也有一间厕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求;居民反对的理由也可以理解,“谁也不想自家旁边有个公厕”。但在那个油漆桶便池面前,这些理由难以站得住脚——对老人来说,200米距离还要过马路,如厕距离太远;担心自家旁边建公厕有异味,难道油漆桶便池没有异味吗?
大家都认为那个简易便池刺眼,有损文明,但说到公厕建设搁浅,只把“板子”打在居民身上——选址遭反对,未免过于狭隘。从某种程度来说,那个碍眼的简易便池暴露出我市公厕规划建设存在投入不足、管理不够精细化、服务理念有待加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绝非旦夕之功,仅就街心公园如厕难而言,破解之法还在部门和社区身上。公厕是一定要建的,这一点相信附近居民也不会反对,关键在于选址和建成后的管理,只有从根本上消除居民的担心,才能获得居民的支持。在整洁卫生的公厕和露天简易便池之间,大家显然会选择前者。
公厕虽小,却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希望那个碍眼的油漆桶便池早日消失,其他地方也不再出现类似的方便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