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导游
■金春妙
一趟历史古韵采风,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景,更有三个风格迥异的导游。
名胜古迹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
(一)
延安的导游姓左,左导没有传说中西北人特有的两坨红脸蛋,相反,脸蛋水嫩的似乎能掐出水来。
左导这张巧嘴唤醒沉沉欲睡的一车人,从西安市区到黄帝陵大概需4个小时车程,左导一口气不停歇地讲解。她的讲解张口即来,仿似拉家常,亲切随和。一串串顺口溜让人过耳不忘,如:“南出才子北出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有个无天山,离天只有三尺三”……
左导不仅会各种各样顺口溜,而且讲解过程中即兴高歌,喜、怒、哀、乐,无论哪种情感,都用民歌形式来表达。随着左导的歌声,我们一会儿站在崇山峻岭之巅,一会儿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一会儿又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神游在曼妙的歌声中不能自拔。
漫长的车程为左导提供了表演舞台。当我们如痴如醉沉浸在左导歌声中时,她话锋一转,适时推荐起延安歌剧,我们毫不犹豫买下位置最好的票。回程路上,我们又被她饱含深情的话语打动,每人都向她买下数十斤不等的大枣和小米。也许是我们的慷慨解囊激发矛盾,司机对左导大打出手,左导的苹果手机被情绪失控的司机砸碎了。司机要我们退掉已订购的土特产,否则就停在高速上不走了。幸亏采风团阿海劝解安抚,才平息了这场矛盾。
(二)
回到西安,引领我们行走的是小张姑娘。
小张扎着时尚的洪七公头,透着有节制的热情。小张的讲解留有余地,能少费口舌绝不多言半句。游华清池时,她除背诵诸如“烽火戏诸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耳熟能详的诗句外,对骊山上的阿房宫、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一笔带过。游华山时,她干脆让我们自个游山。
许是见我们已大批量购买延安的土特产,小张对推销土特产也不十分热情,分给我们吃了一点后,说买不买随大家。有了上次司机和导游风波后,我们也谨慎起来,象征性买了一些石榴糕、茶点之类。
(三)
洛阳导游是个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姑娘,声音细细的,一说话就脸红。她每说一句话都要掩嘴羞笑,以致两天时间相处,我才知道她梁。她带我们看牡丹、逛龙门石窟,总是一马当先,不管我们能不能跟上。在偌大的少林寺,十几个人的团最后围着她逛完七座大殿只剩5个,其他人都跟丢啦。
跟在小梁旁边,我们心无旁骛,紧紧盯着挂着小熊旗帜,生怕一不小心就丢了。即便如此,从开封府出来,我们跟着她紧走慢走,最后还是被她甩啦。
三个导游,左导生财有道,小张敷衍应付,小梁虽有很多缺点,却最率真可爱。香港王先生一直等着小梁推销特产,然直到行程结束,她都没让我们购物。
王先生很是怅然:哎,不赚外快的导游还是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