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1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旗儿店”的劳动者

    “旗儿店”的劳动者

    ■胡晓霞

    秦观有诗“烟暝酒旗斜”,在我少年记忆里,也有一段关于旗儿店的故事。

    旗儿店,瑞安话指酒店、餐饮店。我小时候,妈妈在旗儿店工作。那里,有一批起早贪黑的劳动者,其中包括我这小“义工”。

    旗儿店位于老城区劳动巷对面,4间两层楼店面,经营各色包子、点心、熟食、酒等。在劳动巷内,还有一个熏鹅加工场。其店员大多轮流换岗,像妈妈,就做过收银、做早点、站炉前、卖熟食、端盘子、宰鹅熏鹅等。

    在整个老城还在睡梦中时,旗儿店总是灶红锅热,一片沸腾。

    妈妈作为轮岗到熏鹅加工场的员工,每隔几天都得凌晨早起生大煤炉。为了减轻妈妈负担,我毅然接受挑战。

    凌晨三四点,周遭一片静寂,偶有几颗星星,泛着苍白的光,疲倦地眨着眼。12岁的我打着电筒走下老交通局宿舍三楼,穿过深深庭院,拐过两条街,来到饮食店对面黑咕隆咚的劳动巷,从岩石垒成的一个小洞里掏出钥匙,打开吱呀响的旧木板门,在昏暗灯光下开始作业:把两只大煤炉里大部分已燃的煤渣掏出倒掉,在两只炉底零星废煤渣上分别铺一层较厚刨花,用火柴点燃刨花,然后分别架上细木柴片,稍后再分别架上较粗木段子,用蒲扇使劲来回煽火,木段子燃烧较充分后,再分别放上煤球,最后在两只大铁锅里加满水,盖上大锅盖,便算大功告成。做完这一切,我的脸往往早已黑不溜秋,涕泗横流,天却麻麻亮了,接班的人也将接踵而至。

    好几次在黑暗中下楼梯、穿弄堂时,不提防中有野猫从我脚边哧溜擦过,吓得我魂飞魄散;每一次把手伸向潮湿岩洞取钥匙时,小脑袋里总出现大蛇正向我张开血盆大口,惊得我六神无主……但再挥之不去的梦魇也得面对。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勇敢心,如果我能努力战胜自我、克服困难——我都得感谢那一段摸黑生炉的经历。

    当年旗儿店里,还有一位人称“憨兴”的后生义工。他黝黑脸,招风耳,厚嘴唇,模样憨厚,劳动勤勉又从不计报酬。

    “憨兴”家住旗儿店附近,无论白天晚上,只要得空,准往旗儿店跑,抹桌、扫地、跑堂……逮到啥活就做,而且都做得精益求精。他最喜欢做的,当数在熟食铺称肉、改刀。每有顾客光顾,“憨兴”总是童叟无欺,精肥肉合理搭配,熟练拉开撑杆,嘴里喊着:几斤或几两“先一点”(瑞安方言,指稍多、白送一点),随即快速心算后报价:几元“先几分”,这说法,倒真让人觉得他“憨”得可爱,因此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憨兴”母亲病逝,旗儿店所有员工自愿出份子钱送温暖,不当班员工更是主动前往送丧。

    少年时代亲身经历的旗儿店故事,让我充分感悟了劳动使生命多一份价值,劳动使世界更加美好。

    劳动者最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幸福芳庄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经信之窗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瑞安企业家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财富榜
   第00010版:随手拍
   第00011版:榕树谭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车周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三个导游
“旗儿店”的劳动者
让座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11 “旗儿店”的劳动者 2017-4-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