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总书记的“命题作文”
——我市“三位一体”农民合作体系建设纪实
■记者 夏盈瑜
10年前,一场事关“三农”发展变革、建立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试验,在我市率先拉开帷幕,深刻影响我市如今正在影响中国。
刚刚闭幕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未来发展要突出改革强省、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如今,往事重现,显得弥足珍贵:
2006年1月,在浙江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浙江省委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合作体系,努力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个月后的3月25日,我市率全国之先建立瑞安农协,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当年年底,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临我市参加全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工作现场会并肯定“瑞安实践”。
至此,瑞安“三位一体”体系建设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亲点并一直牵挂的“命题作文”。
10年来,习近平同志的现场发言录音、从2006年保存至今的关于“三位一体”的所有文字和图片资料等,都被整理汇编成了厚厚的一柜子并录入了电子版,被妥善保存。
这10年,为了答好习总书记的“命题作文”,一系列全新的探索在瑞安大地展开。市委把推进“三位一体”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农民为中心,践行并创新“农有、农治、农享”理念,积极推进多项首创性改革举措,打造出“三位一体”发展的“瑞安样本”。
“三位一体”发源地的先发效应
事情要从十年前说起。
2006年底,全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与会,肯定了我市率先实践的做法。习近平同志在大会上说,瑞安市在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协会,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方面认真探索,大胆实践,创造了有益的经验。从瑞安的实践看,组建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服务平台,拓展和增强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农资直供、科技支撑、信贷供给、产品销售、品牌营销等全方位的服务。
在瑞安的试点,由当年的挂职干部、清华博士陈林具体负责。在陈林2013年刊登的一篇名为《习近平的“三农”情怀》(原载于《人民论坛》2013年第12期)的文章中,他回忆道:2013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江苏团,座谈中话题很快引向了“务农致富”。当时中央文件提出要建立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但实践的结果是,“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陈林提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宏伟构想,正是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重大完善和创新。
到中央工作后,习总书记依然惦记着这项改革的进展。在2013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又亲自过问浙江省“三位一体”改革的进展情况。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