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仙降8万新居民的“娘家人”
■记者 项颖
17年前,24岁的肖林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背井离乡从老家四川来到瑞安,进入仙降诚德鞋业有限公司务工。
这17年来,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从一位基层员工成长为出色的管理人员;同时,他为仙降街道的新居民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付出了真心和真情,成为仙降辖区8万多新居民当之无愧的“娘家人”。
认识肖林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座右铭: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他都是这样要求自己。
工作以身作则
对员工无微不至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肖林就是这样一个作风正派、带头干事的人。他经常和员工谈心:爱岗敬业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怎样才是爱岗敬业呢,做好本职工作是基础。
每天上午,肖林总是第一个踏进厂区的大门。身为一名管理者,他没有任何架子,总是热心打扫厂区卫生、整理杂物,检查机器设备、仓库和流水线操作是否安全等;如果没有突发事件,每天晚上肖林也总是最后一个下班,离开前,总是习惯性地巡视一遍门窗、水电开关和员工岗位台,确保无任何安全隐患……
他还热心地帮助厂里的新员工,不吝啬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让他们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肖林告诉记者,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刚来仙降时,人生地不熟,多亏热心的老乡帮忙才找到了工作,进入瑞安华盛鞋业有限公司(诚德鞋业有限公司前身)上班后,又得到了师傅的耐心指导,他才能很快成为厂里的技术能手并成为管理人员。
鞋企一般都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数工种是和机器打交道,一旦公司有员工出现工伤事故,肖林总是在医院和劳动保障所不厌其烦地跑,关心伤者的康复情况,并收集整理材料,为员工申报工伤相关事宜,从不喊一句苦、一句累。
在处理工伤事故中,他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事实,维护公司与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积极以调解方式处理各类工伤事件或生产生活矛盾,调解工作始终从维护劳资双方和谐关系出发,以保持工厂稳定、创建和谐社会。
身为生产厂长及人事部主管,肖林还时刻不忘为广大员工服务的职责。不管面对的事情多么琐碎杂乱,他都细心、耐心地完成。
他的这种努力和奉献精神不断影响着周边的同事们。在他的带领下,厂区的员工们干得很起劲。这十多年来,他所负责的厂区工作开展井然有序,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和喜爱。
发挥“乡音”优势
当新居民的“娘家人”
在仙降生活多年,肖林不仅对自己的同事朋友热心,哪里有纠纷、哪里有人需要帮忙,他也都主动提供帮助。由于这个“热心肠”公平公正、办事热心,几年下来,他在仙降新居民中的名气越来越大。
2014年10月,仙降街道新居民红色民意站成立,肖林当之无愧成了民意站站长。
“多亏了肖站长,关键时刻要不是他帮忙,这事指不定闹到什么时候。”回忆起今年3月份员工不小心坠楼事件,仙降街道一鞋企老板孙先生还是心有余悸。
3月14日,该鞋企的缝鞋帮工人小程忙里偷闲,在车间三楼的窗边吸烟。突然,一声惨烈的叫喊声传来,工友们闻声而去,只见小程已经坠落在车间外一楼的地面上。经过手术治疗,小程脱离了生命危险。
治疗结束后,小程走上索赔之路。他认为自己是在上班时间坠楼,要求企业支付他全部的治疗费用外,还需另外补贴他个人一部分后续治疗费;孙先生愿意支付大部分的治疗费,但他认为,坠楼时小程并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以他自己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在医疗费的赔偿比例上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为此,小程带着老乡多次到厂区闹事。因为事件影响较大,肖林和红色民意站党支部书记范德年组成了临时调解小组。他们一边去看望小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他不要每天到厂区闹事;一边去找孙先生谈赔偿金额,为小程争取更多治疗费用。在他们耐心细致的劝解下,这起纠纷圆满解决。
这3年多来,肖林带领的仙降新居民红色民意站共计处理5例较大的新居民矛盾纠纷,几十例小纠纷。不管是邻里纠纷、夫妻不和还是孩子的上学问题,只要新居民来民意站反映情况,肖林都会全力以赴帮忙解决。
采访中,多位仙降新居民说:“每次遇到困难,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肖林,他总是耐心地听大家说,从来不烦,还想尽办法帮助我们,他真的就是我们的‘娘家人’。”
从一位普通的外来打工者逐渐蜕变成企业管理者,新居民的代言人、维权者和“娘家人”,肖林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但他的行为也经常不被亲友所理解,很多亲友经常说:“名誉能当饭吃吗?吃力不讨好!”
“我觉得新居民红色民意站这个平台真的很好,在日常的工作中,教给我很多东西。事情总是需要人做的,他们需要我,就是对我最好的认可,也是我日后工作最大的动力。”肖林坚定地说。他没忘自己刚来仙降时曾得到的帮助,所以更希望利用现有的工作平台反哺社会,让更多的新居民得到帮助。
对于喜获“2016年度温州市十佳新居民”这一荣誉称号,肖林说:“我珍惜这份荣誉,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