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言老
■李浙平
时常途遇同龄老同事,略尽寒暄之谊后,不免被问:“你还要每日坐班呀!”“坐啊,且每日尚须打卡3次。”老同事又不免自豪道:“我现在不用去坐班了,偶尔去逛一趟。”闻言观其悦容,我只得说句:“你命爽。”
我似乎属运气不佳之辈,只能如此。久之,于上下班打卡,便也习以为常,无有惆怅之念。并于这打卡事中,悟到了:人不可言老。
嘴里说不可言老,其实心里还是有丝缕老之至的凄凉。这在言行上便有着暴露,比如与人闲聊好说先前如何、如何,虽不似阿Q式的“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但总不免有倚老卖老之嫌。又如开始喜欢翻阅民国时期的著作,而于当今的一些新词新句却是闻而不能记,或记而不能入己之文。
人之老,体肤甚于心也。若想不老,须从心而入救之。何以法,求蒙童之心。我在阅读老子《道德经》时,其中这些话便为我开启一扇救心之门,比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十章),“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合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这三句话里总的意思,就是有德之人,必是无欲之人。于是乎,便想通一个道理,少欲望、去贪念、减口味,是可以让心不老的。为何,无欲则生童心。由是想,体肤之老,以健身可补;心思之老,以无欲可救。于是,个人的追求与言行,时常在惕厉中潜移。
近些年来,我渐渐被昔友所疏远,究其因,无名无位无财矣。然而,自己颇为庆幸的,是有两个群体,让我的心快乐着。其一是蓝君书堂,其二是悦映沙龙。
蓝君书堂,意在范君子而行善事。虽谓曰书堂,其实也并没有常态化地组织读书活动。只因了人物的各行各业,便有各种创新的内容可以交流。又因众人年龄差异大,聚在一起,虽不免有餐桌之悦,但大家秉承修身养德的精神,相互之间,自然就有了许多益己利人的言谈与行动,分享成就,交流经验,批评警策,做点公益,皆属平常之为。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心也随之年轻,便有“蓝天秋丽静,书堂文辉宁”的画意了。
而悦映沙龙则不同,虽然大家的职业、年龄俱有差异,但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大家都喜欢写文章。但凡聚集的快乐,大都能转化为或潇洒或朴实或婉约或纯情的文章,为瑞安日报的版面丰富出风土人情百姓百味的趣意。我能经常读到他们的文章,在欣赏之余便有一种我被年轻了的感受。这是一个学习与相互促进的群体,我在此中的快乐体会,归结为一句感慨:这里没有旧文人的相轻,却有相互的鼓励与赞美。说到鼓励与赞美,这在当下实属难得之美事啊。
由此想来,人不可言老,不仅在于自心自救,还须一个好群体的互动。白天上班,尽一份应该的力;晚间玩玩爱好,图一时心悦。既如此,那赋闲不赋闲,那打卡不打卡,又于我何缚。活在当下,做在当下。人家命爽,我亦自在。哈,哈,哈哈哈哈……旦夕释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