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梦
■清 流
我心里一直有个吉他梦。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隔壁宿舍的同事小张是一位吉他爱好者。他有一把看上去很酷的民谣吉他,斜斜地挂在卧室墙壁上,墙角还安放着一个很漂亮的小木架,上面摆着精巧别致的假山和盆景,非常有文艺范。某天深夜,小张突然请几个熟识的同事吃宵夜。酒至酣处,他情不自禁失声痛哭。经一番劝解开导,我们才知道原来小张失恋了!
失恋的文艺青年有着自己独特的疗伤方式。记得那天我们坐在半夜两点的路边摊上,矮矮的木桌上放着几瓶啤酒,孤清的灯光从路灯杆上斜斜地投射下来,小张拿着吉他坐在狭长的板凳上,几个光着膀子的小伙子围坐在一起,听他弹唱那逝去的爱情和曾经的回忆。吉他的弦音起初轻柔缓慢,就像是小张在轻轻触摸那些含情脉脉的温暖回忆。琴音慢慢地从舒缓到奔放,从奔放到狂乱,爆发出的超强重音中夹杂着小张含糊不清的嘶吼吟唱,竟然有种说不清的迷人韵味,放荡不羁而又那么酣畅淋漓。这激情率性的一幕令人羡慕不已,于是我暗暗立下心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学会弹吉他!
然而,学吉他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刚开始时,我饶有趣味地拿着本教材自学,还网购了一本《吉他自学三月通》。自学是艰难的,现实是残酷的。对于完全没有乐理基础的我,基本看不懂这本吉他教材。勉强坚持了个把月后,艰深难懂的教材、枯燥乏味的练习,再次让我的吉他梦无疾而终。随着自己年龄的逐渐增大,吉他梦越发沉入心底。原本以为此生再无梦圆机会,单位同事的邀约又让我的吉他梦死灰复燃。我火速报名,并且以破釜沉舟的架势立即缴费。等到培训开始时才发现,报名学习的居然只有寥寥两人,而且琴行地点在城市东面,我家在城市西面,每次我都要穿越大半个城市去学吉他。
令我感到庆幸的是,教吉他的老师是位厉害的乐器行家。在这位名师手把手的悉心教导下,每周一节的教学节奏让我足足坚持了4个月。手指尖痛什么的自不待言,有时下雨天还撑着伞提着吉他在路边拦出租车;在某次推不掉的饭局上匆匆扒两口饭去学吉他,被人笑骂装逼。桩桩趣事,不胜枚举。虽然像《爱的罗曼史》、《天空之城》这些歌一首都没学好,但感觉自己已悄然地站在了音乐的门槛上,也许有一天,我也能像那些吉他高手那样,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帅气地弹起手中的破木吉他。
吉他这条路很长,但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不为什么,只是为了当初路边摊上许下的吉他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