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
■周微燕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确实是这样。一眨眼,就老了。不知什么时候起,孩子长大了;不知什么时候起,母亲就老了。
孩子
犹记得儿子刚生下来时,整个皱巴巴,奇黑。婆婆说:“生个南瓜,生个冬瓜都好,生个儿子长这么丑,东西都不给吃。”
眨眼间,儿子上幼儿园了。第一天上学,兴高采烈地去了,回来还说:“妈妈,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好会哭啊,我一次也没哭。”心里狠狠地高兴了一回。第二天,却哭得稀里哗啦地回来,说再也不去幼儿园了,不好玩。好说歹说,各种威逼利诱,总算答应去了。
偶尔,接他来我学校,在办公室里进进出出。要不就在身后“妈妈,妈妈”叫个不停,十足一个跟屁虫。
之后,上了小学。早上送过去,晚上接回来。
然后,上了初中。
再然后,上了高中,一周回来一次。
现在,上了大学,一学期回来一次。
“老妈……”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称呼变了,虽说只有一字之差,但感觉完全不同。
“干吗叫老妈,你妈有那么老吗?”
“嘻嘻,老妈叫起来多亲切呀。叫妈妈多幼稚啊,好像三岁小孩!”
难得一起出行,总想挽住他的手,却在不经意间被他悄悄甩开。再想挽起时,就来一句:“老妈,老挽着手会被人笑话的。”就一个人快步走在前面,徒留身后无奈的老妈。
开学了,送他去大学,一千个不情愿。碍于面子,勉强接受。到了学校,我要返回了,他居然丢来一句:“老妈,地铁别乘反了!”哭笑不得之余,还是有一点点小感动:臭小子长大了!
时间啊,你慢点走,如果可以,真想回到20年前,仔细点,再仔细点,看儿子慢慢长大成人,记录下他成长的点点滴滴。
母亲
印象里,母亲总是那个最要强的女人。
母亲年轻时,便跟着外婆,挑着黄烟(酒曲)担子,走遍大半个温州。
婚后,也没闲着,继续做她的小买卖。有了我们三姐弟后,生活更是忙碌,但从没有断过我们的学习,一直供我们读书。她总是说:我已吃了不识字的亏,我的孩子决不能做睁眼瞎!
常常,她起三更,整理她的各种小商品,天不亮就出发,拖着一身疲惫回家,顾不得吃上一口饭,就先去搜罗第二天要卖的东西,才放心吃饭。
不觉间,我们姐弟仨都长大了,却一直以为,母亲还是那个要强、强壮如牛的女人。直到那一天,父亲急急忙忙打来电话:你快来一趟,你母亲不知为什么,肚子疼!我知道,不到万不得已,父亲是不会打电话的。
放下手头工作,急急地赶过去,却见母亲疼得在地上打滚。抱起母亲,把车子开足马力往医院赶。挂了急诊,被告知:母亲是急性胆结石,需要马上动手术。
守在手术室外,战战兢兢过了两个多小时,终见母亲从手术室里被推出来,脸色白得如一张纸。什么时候,母亲竟瘦成这样!时光,是你带走母亲的健康了吗?
想想,一直以工作忙为由,有多久没看过父母亲了?多少次,将去看父母亲的时间一推再推,又或者,借着先进的通讯工具,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就当自己已去过了。殊不知,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怎能牵起浓浓的亲情!
时间都去哪儿了?日子怎么像放学回家的淘气孩子,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唉,真像朱自清先生说的:时光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地跟着旋转。
旋转旋转,一眨眼,时间就转没了。是啊,时间是藏在指尖的细沙,终将从指尖汩汩而下。
在时间的流里,让我们好好珍惜,妥善处理今后的日子。不留遗憾,不暗自神伤,不再无谓感叹:时间都去哪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