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电视”的共享时光
■余盛强
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算个稀罕物,看电视是件奢侈事。虽然“奢侈”,但那时候人们一有这样的好东西都会毫不吝啬拿出来分享。他们会将自家电视机抱到屋外,让左邻右舍一起看。小时候,大家挤在一块蹭看“空中电视”的场景令人至今难忘。
我家在大典下香桥村新河旁边,左邻右舍房屋都是前带道坦、后有菜地,规规整整的二层排屋。我家隔壁阿荣叔算那一带最早拥有黑白电视机的“万元户”。记得我上学那年,阿荣叔结婚了,新娘带来丰厚的嫁妆,除缝纫机、三用机等,还有一台14吋西湖牌电视机。那时拥有一台电视机,其土豪程度可以秒杀如今拥有奔驰宝马车的人家。
这能“播放小电影”的新鲜玩意,引得邻居啧啧称奇。当前池照相馆摄影师给阿荣夫妻俩拍摄结婚照时,我妈带我们姐弟几个到他家婚房凑热闹,在“圆筒门”前留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当然用作背景道具的还有那台牛逼轰轰、威震四方的14吋西湖牌黑白电视机。我不禁感叹,家里何时才能拥有这么高档的电视机?
夜幕降临,这台14吋西湖牌电视机被阿荣从家里抱出,并小心翼翼地在院子里摆好。它的红色“盖头”掀开了,收看电视节目的欢乐开始了。时间久了,也许是嫌搬下抬上太麻烦,阿荣叔索性将电视机放到二楼窗台上。这时候早有老老小小自带竹椅和板凳,在阿荣家道坦里抢占最有利位置。来得晚的,只好或站或坐在院子矮墙上。伸长了脖子,翘首盯着一闪一烁的画面,直到深夜屏幕上出现“再见”字幕。那豆腐块大的画面好考验大家眼力!
虽然那个时代的电视剧在数量上与现在无法相比,但每一部都让人记忆深刻,让人难以忘怀,包括剧中的插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西游记》剧终人散,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激扬的旋律在我们耳畔久久回荡,还有《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等。看到感人处,即便尿意频频,也强忍着,生怕错过那非常精彩的时刻,待广告间隙飞快地找个地方解决了。有时候放着放着,电视屏幕突然“雪花”了。阿荣叔东看看,西瞧瞧,琢磨大半天,最终使出催命一招,“哐哐”拍了几下,画面立马恢复正常。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家里才有了第一台电视机,好像是某个亲戚赊给我们的红双喜牌彩电,终于可以在自己家里看电视,不用在大院里“蹭电视”了,曾给我们童年生活带来诸多欢乐的“空中电视”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回想起那个物质短缺年代,在一个院子里围绕着“空中电视”,有话题,有笑声,有汇聚的人群,有好东西都会拿出来给大家分享,“空中”电视带来的温馨互助、充满信任,使我很享受,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社会”罢。
如今,智能手机、微信、滴滴、共享单车、饿了么……随着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可以共享的东西越来越多,新方式渗透到生活每一处,但是人与人之间,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就连近在咫尺的邻里都变得隔阂、陌生。幼少时候那种亲密到连心肝都要掏出来给人家的邻里关系,还能再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