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慰师母沙黎影
■张鹤鸣
现在可以告慰金江师母沙黎影:“桂莲杯”全国第12届金江寓言奖已圆满收官,也举行了颁奖仪式。
沙黎影师母是我最尊敬的长者之一,不仅因为她是我恩师金江先生的夫人。当初,我读高中时,知道沙师母贤惠,对金江先生恩爱有加。但考验夫妻之间的真情,并不在花前月下,更是在大难来袭之时,沙师母经受住了考验,令我敬佩之至!
新中国成立后,还能不能写寓言?这种文体话中有话,又强于讽刺,容易“出问题”,大家都不敢尝试。金江先生第一个“吃螃蟹”,1954年1月30日在《大公报》上发表《寓言四则》。引领了一大批作家创作寓言,所以他被誉为新中国寓言的开篇人。后来,金江先生被错划为“右派”,但沙师母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始终陪伴在先生身边,给他温暖,给他安慰。
金江先生平反昭雪后,还要不要再写寓言?正在犹豫不决时,沙师母给他鼓励,给他力量!金江先生重新拿起笔,再次发奋创作寓言。把自己的创作室取名“无悔斋”,座右铭是“殉情寓言,至死不渝”。
金江先生80大寿时,出版了文集。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为纪念他在寓言文学方面的开创精神,特设立了金江寓言奖。两年为一届,系全国单篇寓言的最高奖。
此后,金江先生封笔不再写作,该奖项进行了6届,因经费和健康等原因,决定停办。中国寓言界认为该奖项影响很大,停办了太可惜,所以我联系瑞安籍匈牙利侨领郑乾有先生签约10年,资助续办5届,具体事务则由我们夫妻承担。10年期满,金江先生仙逝了。
其实先生封笔不久,便遭遇轻度中风,逐渐脑萎缩,大约六七年时间处在半植物人状态。沙师母依然不离不弃,精心护理,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和怠慢,十分难能可贵。
金江先生离世后,师母让我去一趟温州,说有要事交代。我和夫人赶到她家时,她拿出金江先生的抚恤金和自己的积蓄5万元交给我,作为金江寓言奖的开支。我们坚决不收,这笔钱留给师母安度晚年,金江寓言奖我们一定会落实资金续办,请她放心。
去年又是中国寓言界的大比之年,先后有2项大赛已经启动。金江寓言奖本来有企业家表态资助,后来因为企业不景气又放弃了。我联系海外好友虞桂莲,请她先接办一届,她满口答应了。我想把喜讯告诉师母,她的孩子接电话,说她已经睡下。我不便打扰,就让他转告师母。过了几天,我还是想亲自告诉师母。但接电话的依然是她的孩子,他说师母已经离世,刚刚办完了丧事。当初说师母已经睡下,其实正是她病危时,他不想惊动我,所以没有告知实情。
真想不到,金江先生离开后,师母本该好好保养自己,谁知这么仓促就追随先生而去,足见患难夫妻难分难舍的情缘,令人感动,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