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春天里的期待
■胡晓霞
元宵节,的确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元,元月,即正月;宵,即夜。正月十五元宵夜,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更是年最后的疼爱,元宵节一过,年才算过完;元宵节未过,这年就还有许多精彩值得期待。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宋代,民间就流行元宵节吃“浮元子”,后称“元宵”,或美其名曰“元宝”。其实那时的“元宵”就是今天的汤圆,可荤可素,可煮可炸可蒸。 “汤圆”与“团圆”读音相近,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前些年,我曾在杭州度过一次元宵节。
那天清早,就有人零零散散地燃放鞭炮、烟花。尤其是小孩子们,用压岁钱买来各种小花炮,即便不能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小区也照样玩得有声有色。到了傍晚,暮色刚刚降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远远近近、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吸引着我们全家早早吃过汤圆去往家附近的元宵灯节会场——运河文化广场。
出得门来,才发现花灯满街,人更满街,不单孩子欢呼雀跃,大人也跟着兴奋,三五成群乃至全家出动……运河沿岸早已亮起大红灯笼串,蔓延高挂的灯笼瞪着红眼乐淘淘地在春风中微笑荡漾,远近高低树上都饰有LED流星雨灯,一片璀璨。运河漕舫船和水上巴士也装饰了彩灯并统一点亮,熠熠生辉。运河漕舫闹元宵赏灯游船专线,往返于拱宸桥东码头和武林门码头,双向对开,连接运河文化广场及西湖文化广场两大灯会主会场,不少游客乘坐漕舫游船泛舟运河,看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享受运河夜景盛宴,零距离感受江南水乡的流光溢彩与水墨韵味。
漫步元宵节的运河文化广场,目光所及之处,花灯寄寓,元宵灯诗、灯联、灯谜、歌谣、传说氤氲上场。
广场中央音乐喷池设置了3个扇形彩灯模块,用LED投光营造出喷泉水柱奔流上涌的特效。广场各处水域中装点着荷花灯组,一盏盏含苞欲放的荷花灯惟妙惟肖:娇嫩、柔软的荷花瓣白中透红,红中透紫,透过薄如蝉翼花瓣,嫩黄色花蕊依稀可见,更有那翡翠般荷叶,映衬得粉红色花苞美轮美奂。广场四周一屏屏由名师制作的精美花灯,立意巧妙,人物造型传神逼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黛玉葬花、嫦娥奔月、哪吒闹海、十二生肖、白雪公主等画面,引领如织人流走进一个个故事王国……从周边赶来赏灯的人越来越多,喇叭里送来欢快的音乐,运河文化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千门灯火夜似昼”,“细马轻车巷陌腾,好春又是一番增,今宵闲煞团圆月,多少游人只看灯”说的就是这种盛况吧!
挤出场外,鞭炮声不绝于耳。仰望夜空,瞬息万变的烟花,曼妙绽开,绚丽花朵弥漫苍穹,像天女散花,在漆黑的夜空中逐渐铺散开来,照亮了大运河,映红了人们的脸庞,真是天上冰清月正亮,人间烟火花正浓。我们贪婪地嗅着空气中的烟花味儿,一路闲逛回家……夜色渐浓,烟花渐稀,但我们依旧久久沉浸于元宵节那喜气盈盈的浓浓年味中。
转眼间,2018年曹村元宵花灯节再次与你相约,赏花灯、非遗展演、美食广场、开蒙礼、猜灯谜、做花灯等精彩活动在“中华进士第一村”闪亮登场……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月十五,我们共同期待又一场元宵盛会。
元宵夜,绽放了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