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出奇招,企业开工早
塘下企业
狗年力争“一旺到底”
■记者 林瑞蓉
金鸡报捷去,玉犬迎春来。春节已经过去,返工潮到来。新居民长途跋涉,陆续回到工作岗位上;安静的车间又开始有序而繁忙的运作;人才市场里人头攒动,招聘者与应聘者交流各自的信息……
塘下是我市工业重镇、经济重镇,众多企业的“一年之计”已经展开新篇章。
客运忙
塘下就业仍受新居民青睐
近期,回乡过年的新居民陆续来到塘下,或回归工作岗位,或寻找新的工作。在塘下三运公司,新居民从一辆辆大客车下来,提着大包小包,慢步走出车站。
2月28日,天气晴好,塘下三运公司门口人头攒动。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带着对新年的期许和对塘下的认可,在塘下开始新一年的打拼。
张阿姨一家三口经过近一天的颠簸,在三运公司下了车。放下东西,3个人不约而同地伸了伸懒腰,“车上坐了一天,还带着几十公斤重的腊肉和猪油,感觉骨头都要散了。”
张阿姨一家是贵州人,已经在塘下打工好几年,今年决定再到塘下工作。“我们在塘下待久了,对这里很熟悉,工作也会好找一点。”她说。
在众多新居民中,李小姐有点鹤立鸡群。她只身一人,轻装出行,神情淡定,偶尔拿出手机回复消息。记者上前一问才知道,她是第一次来塘下,正在等待妹妹来接站。
她原来在广东从事家具销售工作,每个月挣4000多元。“我的家人都在这边,他们都说塘下好。”她动了心,今年决定来塘下找工作,如果收入和广东差不多,就和家人一起留在塘下。
来自四川的陈小姐还没从长时间的旅途疲劳中缓过劲来,“前天早上5点钟就出发了,今天下午才到。”
她告诉记者,身边的老乡基本来温州打工,瑞安仙降、塘下、飞云各地都有。她说:“我来塘下工作好多年了。这里的经济比老家发达,打工虽然辛苦,但每年能赚几万元回家,总比待在家里强。”
她说,今年是自己的本命年,希望多挣点钱。
招工难
用工招工出奇招
随着新居民陆续来到塘下,当地企业展开了招聘大战。韩田村飞凤路路口人流量大,每年新春时期众多企业在此招聘人才,这里自发形成一个人才市场。
28日上午,不少企业摆出招聘摊位。许多新居民手拿各种招聘单,不时在招聘板前驻足细看,找寻心仪的岗位。企业招聘者也卖力宣传,争取早日招到满意的工人。
“我们公司有食堂,不是对外承包的,自己招厨师,买菜钱平摊,放心又好吃。”浙江天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招聘人舒冬冬看到几名求职者驻足,大声宣传公司政策,细数一项项福利。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新居民对工作待遇的要求高了,一些普通的待遇已经不能吸引他们。招工越来越难。”舒冬冬说,今年公司要招30人,但正月初八开始到现在只招了12人,“元宵节前后有一个返工高峰期,希望那时能招到人。”
记者询问了多家企业,发现今年招工仍然困难,除了目前返工人数较少的原因,职工待遇仍是困扰各企业招工的难题。
为此,各家企业在招工时“奇招”频出:有的在招聘板上重点标出薪资待遇,列出各项福利;有的展示公司娱乐活动照片,突出公司文娱生活丰富;有的注明“夫妻档”可获得更多补贴。更有甚者,直接将招聘板摆在公司用车上,试图以“空间”扩大影响。
记者在众多摊位中,发现浙江瑞星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的摊位并无特殊之处,却总能招到人。一番询问后,招聘负责人季守章说出了秘诀:老员工介绍一名新员工入职,可获得1000元奖励。
季守章介绍,这几年公司生意向好,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5月份了,岗位需求越来越大,在招工难的情况下,公司推出这项政策。
“今年公司的需求是200名工人,目前已经招了100多人,百分之七八十是老员工推荐来的。”他说,这项政策也帮助公司留下了更多的老员工,去年80%的老员工选择留下,比前年有所增长。此外,提升工资也为企业在招工市场上带来了竞争力,例如普工工资就从时薪13.5元提至14.5元。
开工早
企业生意向好
新居民陆续返回塘下,而不少塘下企业已经进入正常的生产状态。记者了解到,由于订单比较理想,这几天许多企业已经开工,积极谋划新一年的发展计划。
日前,记者走进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员工几乎全部到位,车间一片繁忙景象。该公司工会女执委、宣委尹晓梅告诉记者,公司今年生意兴旺,按目前的排单量,即使今年不再接单,订单也足以支撑到年底。
据了解,该公司有员工400多人,已于2月23日正式开工。上班第一天,老员工马上投入工作,新员工则接受职工培训,了解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及今后的工作环境。
该公司迅速进入生产状态,得益于每年只有2%至3%的员工离失率。
“今年农历正月初八开工,在塘下企业中属于早开工的,但这并没有压缩员工的休息时间。”尹晓梅介绍,公司重视员工劳逸结合,工作时间与放假时间均与国家法定节假日同步,实行双休制,一天工作8小时,周一至周五加班有加班费,周末按双倍工资计算,正式员工享有5天年休,工龄10年以上享有10天年休。
“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劳逸结合才能带来高产值。”尹晓梅说。
增强员工归属感也是企业留人的关键。每逢节假日,该公司会发放相应的福利,还经常组织旅游、聚餐等活动。“活动多了,员工待着有意思了,自然愿意留下。”尹晓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