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云江潮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里迢迢寻访
项甡烈士手迹

    千里迢迢寻访

    项甡烈士手迹

    ■郑育友

    项甡(1921-1942),浙江瑞安人,1939年7月入党,任过瑞安县委青年干事,在永康、金华一带从事地下工作,1941年1月25日夜宿《浙江潮》周刊社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押送上饶茅家岭监狱,3月移囚周田监狱,赤石暴动时被追敌捕回,19日遭杀害。

    1941年6月,关押在上饶集中营监狱中的项甡,在冯雪峰主编的第一期墙报上刊出题为《歌蔷薇》白话新诗:

    这是艳丽、芬芳、恬静人生的爱,

    繁华呀!妩媚呀!

    没有它的人生是荒凉的。被它遗弃的人呢!我是也;

    只有叹息、流泪。

    朦胧里我曾见到它,的确是它。

    我曾迎接它,卑躬讴歌着。

    唉!这是梦! 幻灭的梦!

    和我同样命运的人们哟!不要哭;

    它仍然屹立着。

    用血,殷红的鲜血!

    它会爱慕爱的美。

    那时它才是我们的。

    我将这首诗,特地选编在我的《瑞安现代文学史稿》(通俗图文本)“瑞安战时诗人群体”中。遗憾的是没有《歌蔷薇》的手迹照片。于是,去年冬天我踏上了去上饶集中营旧址寻访之路。

    我选择了一个阳光晴好的日子,花1500元租了一辆小车开往上饶市。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上饶革命烈士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上饶市南郊茅家岭,山上松柏常青,幽静宜人。我向管理员说明来意后,一位女同志见我是年近八旬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

    她首先向我介绍,上饶集中营是1941年1月初国民党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他爱国进步人士,共76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斗争。1942年5月25日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她补充说,项甡在随后的赤石暴动中被捕,遭杀害。

    在第七展览厅内,她指着“项甡烈士”专题介绍栏目说:“喏,这就是你要找的。”专栏下方摆放着陈列项甡烈士手迹的玻璃柜台。我站立在项甡烈士的遗像前,首先向他连鞠三个躬,然后用手机认真地拍下项甡烈士的遗像与他生前在上饶集中营监狱中所写的《发刊词》、《美术教材》等手迹。可柜台内没有找到《歌蔷薇》手迹,我焦急地问那位女同志:“为什么馆内没陈列项甡烈士的《歌蔷薇》这首诗的手迹呢?”她为解答我这一提问,先查了馆内档案资料,查不到,又打电话向其他老同志请教。

    据一位老同志分析:“茅家岭暴动发生在1942年5月25日,囚禁于茅家岭监狱的革命志士,趁国民党内外吃紧的机会成功越狱,24位同志胜利冲出了牢笼。赤石暴动发生在20天后。当时日本侵略军占领金华,攻陷衢州,逼近上饶,三战区长官部一片慌乱,匆忙向闽北奔逃,并决定东南分团也一同向闽北迁移。于是将上饶集中营的档案都带走了,项甡烈士那首《歌蔷薇》手迹也一定被带走了。” 但我还是有些不相信:“项甡烈士的《发刊词》、《美术教材》等手迹都在呀?”故我要求这位女同志带我去关押项甡烈士的茅家岭监狱旧址去看个明白。

    茅家岭监狱旧址位于信州区茅家岭村,原为上饶集中营禁闭室,是狱中之狱,故称“黑地狱”,内置铁丝笼、烧辣椒水用的大铁锅。旧址由四个悬山顶合围组成,木结构,砖石墙,封闭式庙宇建筑。审讯室建筑为木结构民房。

    在茅家岭监狱旧址内,那位女同志用悲切的声调向我介绍了项甡烈士生前在监狱内受审与悲壮的情况。她说:“1941年1月27日,项甡被押出宪兵团部,关押在茅家岭葛仙庙监狱,敌军第三战区情报专员室的禁闭室。2月中旬,他被押到汪家湖特别训练班特务情报专员室审讯。对项甡刑审失败后,同年6月,敌人又耍新花招,要冯雪峰等办墙报,要项甡抄写,妄图软化囚犯,结果冯雪峰等反其道而行之。第一期墙报就刊登了项甡烈士的《歌蔷薇》诗。”听了项甡烈士生前顽强斗争的故事后,我打从心底敬佩他的大无畏精神。

    为寻到《歌蔷薇》的手迹,我和司机将监狱中禁闭室逐个作了仔细察看,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当时,我心里虽有些失望,但还是觉得不虚此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平安瑞安
   第00003版:平安清明 绿色殡葬
   第00004版:云江潮
师魂是一道隽永的风景
千里迢迢寻访
项甡烈士手迹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4 千里迢迢寻访
项甡烈士手迹
2018-4-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