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念清静

    一念清静

    ■虞希溥

    于山于海,于水于滨。双木非林,田下有心。饮之以雨,炊之以薪。家中有女,马上无邻。

    ——《娴歌》

    生活于俗世,繁忙而不可停歇,难得一刻清闲供内心沉淀,若有机会也当学学顾城当年,去觅一处海岛,晨钟暮鼓,饮雨炊薪,偷一方闲宁。

    而对于真正的贤者而言,大隐隐于市,心远地自偏。此处安宁早已超脱外物回归本心。毕竟执著于身处何地,内心终究还是为形体所奴役。

    我曾听说“一个不停行走的人,他不会幸福,因为他不能回忆,而一个不会回忆的人,他是不能安静的”。可能,安静是幸福的基础吧。那些不停行走的人,他们纠结于纷杂欲望,他们的心被繁乱的红尘捆绑,焦虑、痛苦,大喜大悲,从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所谓闲宁,不过是抛却冗杂的欲望纠缠,回归本心。偷半日闲暇,吾心安宁,沿途即使一片荒芜也能感受一处天地舒朗。内心澄宁,无所谓前进后退,无所谓鲜花着锦亦或是荆棘四野,你总能看见最美风景,悠荡荡漫步人生。

    我也曾听说,“只有那些特别温柔与宁静的人,才配享有情深意重,才能山高水长”。起初不以为然,以为只是有些人的矫情与自我标榜,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似乎也有些道理。无论风雨如何,内心仍是静如止水,不屈从于外物,那么情分自然坚如磐石,自能初心不改青山常在。非宁静无以致远,我只道学业如此,原来于情分也是如此。

    就在两天前,一老友邀我找一静处修身。当时欣然应允,如今细细思量,如果只为静心倒显得有些多余了。所谓静心不过是追求内心的安宁,即是追求心的澄宁却又何必借助外物。内心如果有杂事纠缠,就算是看尽终南山的日出日落,恐怕依然为内心欲望所困。如万物随心,放下欲念随缘而行,何来困扰?事随心,心随愿,所见所闻所得自然也就是心之所向,我心安然。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很喜欢苏轼的这首《定风波》,自在洒脱而超然物外,回首自身过往时,犹如第四维度的旅客,安静地背手而立,沿着时间轴翻阅平生。宁静,是看破后的看淡。纵然逃不开喜怒哀乐,不至于情绪上的大起大落,也不至于因为外物而失态。

    欲获宁静,其实也不必逐于山野,也不必求助于寺庙,只消心无杂念,万缘放下,一刻澄宁,一念便是清静。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身安情安心安,我心安处,便是故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百姓事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人物志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金周刊
   第00008版:金周刊
四月
一念清静
春光半日闲心游
我所理解的慢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6 一念清静 2018-4-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