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云实验学校一学生作品荣获
全国“空间站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一等奖
获奖作品将被带入太空
本报讯(记者 欧苗苗)了不起!市集云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郑力行的作品《微重力环境下水中花园实验的研究》荣获全国“空间站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一等奖。
5月2日,2017年空间站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征集活动评审结果揭晓,评审委员从全国筛选出334份有效方案后,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郑力行参评的实验方案,荣获一等奖。
这是一个什么规格的比赛?据悉,2017年空间站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征集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承办,充分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科普资源优势,搭建青少年深度参与空间科学实验的平台,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中国空间站并正式运营。这意味着,获奖作品将被带入太空。
昨日,记者采访了郑力行及他的辅导老师毛学辉。毛学辉介绍,去年下半年看到中国空间站青少年搭载实验方案评选比赛文件后,他和郑力行就被深深吸引。
“郑力行参加过一些科技类的比赛,比如瑞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温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对科技和科学有很浓厚的兴趣,是一位思维很活跃的男生。”毛学辉这样评价他。
平时,郑力行会做一些小实验,运用醋、水、碘等做好多神奇的实验,有时他自己都被震惊了,科学的世界太深奥了。当时,他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叫水中花园的实验视频,水中花园实验中的各种颜色晶体都是向上生长。他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结合中国空间站实验方案的评选,他觉得在太空的失重环境下,各种颜色的晶体在太空中生长不一定是向上的,可能出现多种情况。
在毛学辉的引导下,郑力行提出了水中花园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然后对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器材进行了设计。实验方案不仅仅要体现科学性,更强调创新性,由于是学生实验,也要强调简便性。经过多次修改,实验方案终定稿。
通过这次比赛,郑力行的妈妈李海燕也深有感触,在她眼里,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记得第一次送孩子去北京参加科技院举办的科技活动,和院士们面对面接触,这就开始在孩子的心灵埋下了科学的种子,希望孩子把这种探索创新精神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