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健康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情可放纵 嘴巴需把持

    心情可放纵 嘴巴需把持

    ■文| 欧苗苗

    端午节就要来了,除了让人期待的假期,还有心心念念的美味粽子。粽香虽然诱人,但吃粽子也有学问。最近,有不少市民都把粽子作为早餐,有的甚至一日三餐都以粽子果腹。其实,吃法不当有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面对诱人的粽子,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在过嘴瘾的同时还保持健康呢?

    案例

    37岁二胎妈妈

    吃了粽子患急性肠胃炎

    端午节临近,很多市民家里早已准备好大大小小的粽子。可是,市区37岁的林女士,却因为吃粽子住进了医院。怀孕6个月的林女士平常就爱吃粽子,一个早上赶着上班没来得及吃早餐,在上午10时左右进食了半个粽子,没想到,中午12时左右就因腹部剧烈疼痛在地上打滚,家人也分不清是早产预兆还是胃痛立即打110被送进了市人民医院。随后,在医院产科和消化内科医生的联合检查下才知道,原来她是因为吃了粽子后消化不良引发了急性肠胃炎,产科医生还说了一句:“幸亏送来及时,不然急性肠胃炎带来的剧烈腹痛和孕妇的不安情绪很可能会刺激胎儿,造成早产。”

    “我这几年有轻微的胃炎,平时胃口不错,消化能力也可以的, 真是没想到被半个粽子折腾了,差点造成严重后果。”林女士说起此事,后悔莫及。

    记者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了解到,每年端午节前后,医院总会出现部分因为吃粽子不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问题的患者,还有患者因消化不良导致心脏病、糖尿病等旧疾复发,一些急性疾病甚至威胁生命。

    “千万别小看吃粽子的问题,粽子虽然好吃,然而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可贪食。”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部主任谢海波说,粽子蒸或煮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加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所以胃肠道疾病患者及消化能力较弱的老人、儿童突然进食大量粽子,极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谢海波还提醒说,吃粽子有很多讲究,食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健康。女性吃粽子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要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吃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分析

    吃1个裸粽

    相当于吃两碗米饭

    可别小看这小小一个粽子,所含热量可不低。

    粽子有个特点,就是“饱感延迟”。大部分食物都是吃下去马上就有饱感,刚吃完饭的饱感是最强的。而糯米食品吃下去没觉得多饱,要到餐后30分钟左右才达到饱感的高峰。

    据了解,粽子的热量依其大小、食材、烹调有差别。很多粽子里都有猪油,尤其肉粽。红枣、豆沙棕则含糖极高。有医学专家指出,一只中等大小,约120到150克重的“裸粽”,也就是什么都不加的白粽子,热量约200至250千卡,而一只肉粽根据所用肉的肥瘦和含猪油的多少,有300至400千卡,豆沙粽的热量也在300千卡左右,热量在粽子王国中,可以数一数二,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豆沙粽多以猪油炒过,所以热量增加很多。因此,一只粽子的热量,往往比一碗饭(100克116千卡)的热量高出许多。

    谢海波分析,若一餐吃粽子超过1000千卡,至少要慢跑16公里,或健走18公里,或骑自行车40公里才能消耗,一餐放纵吃太多,一整天热量破表,对肠胃也不好。此外,吃粽子后,尽量不要再喝汤汤水水,如果饮料、汤水等超过300毫升,胃部就会撑大,消化不良情况也会更加严重。

    对此,吃粽子除了必须注意控制量外,不少网友建议可采用包健康粽的做法,如果是自家制作,可以作一些改良,比如可以放些五谷杂粮,减少糯米的黏滞感;放些绿豆,可起到清热的作用;多加一些红豆、薏米、麦片、香菇、竹笋等来增加纤维含量;用瘦肉代替咸蛋黄及肥肉,减少肥腻感……总之尽量做到少油、少盐、低热量。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病人吃粽子要特别当心。慢性胃病、胃溃疡患者以及老人、孩子这两个肠胃虚弱的群体都要慎食粽子;对患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市民,则建议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一些过于油腻,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否则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导致疾病急性发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生活周刊
   第00002版:健康说
   第00003版:热剧榜
   第00004版:世界杯
端午节过的就是这些习俗
心情可放纵 嘴巴需把持
瑞安日报 健康说 00002 心情可放纵 嘴巴需把持 2018-6-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