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新村上演华丽转身
(上接第1版)
原先无绿化无配套的“危旧房”,将变身为环境佳、配套好的宜居新家园。“改造的新楼都是电梯房,还设计了约5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打造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应生伟说。根据改造前后的指标对比,建筑密度由改造前的57.34%降低至40.46%,绿地率由1%提升至12%,停车位由改造前不足20个改善为地下室320个,并配有物业管理、居家养老、消控室及配电房等公共设施。
创新安置房建设
“这是我们最新印制的‘沿江新村危旧房改造工程《便民手册》’,里面详细写明了改造后建设各项指标、成本分析、项目建设过程及文件批示,包括套型及小区规划平面图等。”玉海街道办事处主任沈林海说,这些《便民手册》将发放到每一位业主手中,让他们更方便地知晓了解项目进展。
不仅是《便民手册》,沿江新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始终立足群众利益,坚持阳光改造、透明操作,创新建设模式,凸显出速度快、效率高、公开化等特点。
作为政府主导的重大民生项目,项目在启动之初就坚持把群众安危顶在头上,做到依法依规和人文关怀并行。在腾空房屋、“清零”人员时,我市对家庭困难的住户,落实周转房和困难户补贴,特别是对80周岁以上老人等租房困难户免费提供临时周转房,共解决180户的周转房问题。
新家园的规划也同步启动。“沿江新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征收协议签订率达到98%,改造条件成熟后,工程方案进入设计及优化阶段。”沈林海说,该阶段由专业建筑设计院设计师根据被征收人提出的合理诉求和建议,对前期的规划咨询方案结合日照复核及国家相关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等因素,作出对布局、配套环境及套型、立面的进一步优化与调整,并由相关部门及实施单位实行批前公示。
为了保证品质,我市用好省级招投标试点政策,积极推行项目代建模式,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实力强、信誉好、技术力量雄厚的工程总承包商,引入浙江天瑞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温州中亿建设有限公司等有实力的公司,确保竣工时间和工程质量。在建设过程中,2017年11月,玉海街道联合施工方组织了项目工地及样板间参观,邀请700多名拆迁户,实地查看房屋质量和套型,监督工程进展。
“最多跑一次”改革也为新家园开道铺路,住建审批窗口提前介入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核发,仅在一天内就全部完成,创造了我市核发工程“两证”最快速度。
“沿江新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推进中始终坚持程序依法合规、公平公开公正,打造真正的民生工程。”沈林海说。据悉,该项目从2016年3月拆改方案出台到当年10月危房腾空,仅用了半年多时间。2016年11月启动拆除工作,2017年4月启动工程建设,5月5日正式开工,到2018年2月主体工程结顶,仅用了一年多时间。目前项目正按照原计划推进中,预计2019年6月前实现交付,力争提前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