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榕树谭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一角印象

    山一角印象

    ■施正勋

    正值入伏,暑热难耐。凑伙去文成山一角云顶山庄偷一日清闲。

    包一辆中巴,上午8时半准时从瑞安高速路口出发。进入高楼区域,直转东岩方向,中巴沿山间公路盘旋而行,沿途可见塌方痕迹,公路较窄,好多地方两辆中巴无法交会行驶。

    尽管沿途时常可见“山一角山庄”的指示标记,蜿蜒的山路还是留给我交通闭塞的印象。行驶了两个半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一个三面环山的山间小盆地,只见三幢三层建筑物,两幢已投入营业,旁边一幢尚在装修中。

    听说,山上风景不错。过了下午4时,在老板引领下,顶着太阳上山。转过山坳,可见一条全部用木头筑成的栈道。沿栈道而行,趁机与老板聊开话题。

    老板姓朱,干过不少行业,近几年以种植、经营中药材为主。2001年开始投资筹建山一角山庄,以种植中药、营造中医养生为特色。从一路经过的栈道,山间开辟的药圃与夹种的矮株向日葵,以及建成的木雕精美的牌坊,可以推断:这位老板有一套成熟的经营思路。据其自述:已经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仅筑成的木头栈道就有2公里长,耗资达300万元。

    按他的指引,沿栈道下来,观赏了一个长型的不规则状鱼塘,四周配置亭台长廊,沿栈道漫步,可见绿水盈盈。迎阵阵凉风,赏一路鲜花,清致幽静。只是,栈道上结有蛛网,大约是疏于打理所致。

    晚饭后,沿长廊、栈道悠然而行,静谧。至月上中天,但见栈道、廊亭上一排排灯光灿然,映着河水,在群山中闪烁,璀璨别致。

    夜色渐浓,半爿月挂中天,凉风习习,心旷神怡。这山间的一角,确存远离尘嚣的安宁祥和。

    当夜,住宿山一角云顶山庄。次日早起,独自外出,沿鱼塘前的木头栈道拾级而上,四围晨雾笼罩,灰蒙蒙。或者是起得太早,阳光尚未在山头露脸?

    栈道稍转,沿山梁向最高处延伸。唯有山顶的松树、杂草,在木栅栏两侧静静地伫立,铺展枝叶。露珠沾湿了木栏杆,脚步惊醒枝头的鸟雀,发出几声呢喃,仿佛还带着梦里的惺忪神态,毫无清脆悦耳感。

    连风儿也静止了,松树在晨雾中肃立,一副庄穆,板着与老天同样阴沉沉的脸。走了一段路,眼前闪现几丛红艳艳的色彩,靠近些,原来是几株红枫树。张开的爪型枫叶,连成一团火焰般,刻意打破松树的古板,亦不似杂草般散漫,在一片灰色中,彰显一份奇崛的活力。

    栈道的另一头尚在施工中。以山顶一座四方凉亭为标记,向东侧伸展,稍往下走一段路,正巧与昨天经过的乡间小路交叉在一起。转过小路,便是住宿处。

    吃过早餐,据几位当地人介绍,转过一条小径,大约十几分钟行程,还有一处荷花园,正逢荷花盛开,颇为清新可观,值得一去。

    约几位同行者,沿山间小径往下走,沿途修竹成片,遮掩刚露脸的太阳,感觉清凉。一路走过,右边是潺潺的溪流,经乡亲们用劈开的竹爿连接而成的小竹渠,引入居所,是最原始简朴的“自来水”。

    走在前面的女同胞发出一阵欢呼:看到成片的荷花了!

    转过一道小山梁,在两架小山的中间,是一条长形舒展的低洼地,经过精心打理,成为错落有致的梯田群。再将低洼底部的田园注满山间汇拢的溪水,略加平整,便成为一片连绵的荷花池。沿小路前往,开始几十米,荷田与小路间隔有一条排水沟,再前进,山势缓缓上行,路面与荷田渐渐连接,一迈步,便是荷田的泥筑田塍。观赏者可以与亭亭挺立的枝茎、田田铺接的荷叶,还有含苞欲放的蓓蕾,肆意绽开的荷花近距离亲密接触。

    片片碧绿的荷叶任意张扬,朵朵冒尖的荷花色彩粉白、黄蕊隐现,一副超脱尘俗的清雅架势。夹杂几枝形状可爱的莲蓬,令人叹为观止。

    女同胞纷纷寻找盛开的荷花,摆开姿态合影。连几位男同胞也童心萌发,折一团荷叶,遮盖在略显稀疏的头顶,重温流逝多年的童年游戏。

    浓雾早已散去,阳光正在发挥盛夏的威力。即使汗水盈盈,几位皆年逾花甲的男女同伴兴致勃勃,全然忘却了爷爷奶奶身份,活脱脱一群老顽童。

    女同胞更喜欢连绵成片的荷花,若不是阳光渐烈,时间有限,相信她们还会再呆上几个小时。

    回到住处,大家互相发送、传阅手机拍摄的照片,这偏僻山乡的一片荷花成为离开山一角山庄前最热门的话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榕树谭
熬粥人
山一角印象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4 山一角印象 2018-8-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