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握手
■李浙平
过了小年,人们的生活工作就多了些年味。外地人开始陆续返乡。农历十二月廿六夜,我值完班来到公交车站头等车,夜风吹过来,令我哆嗦。几辆出租车从我面前急驰而过。我不经意地摸了摸空乏的肚部,想还是打个车回寓吧,妻热了饭还在等我呢。我招呼到一辆出租车,钻进了暖乎乎的车厢。
司机操着安徽口音。我告诉他地址,车子又开动了。我感觉司机是位身材高大的人,估计三十好几或近四十的年纪。他挤在座位里是满满的样子,转动方向盘时他的肘老是会碰一下我的左臂。我望着车窗外冷冷清清的夜景,瞥了一眼计价器,司机没照惯常按下计价器,便随口问了一句不打表吗?司机的回答让我感觉他是一个憨厚的人,声音轻缓中有歉意“过年了嘛”。
是呀,习惯上在过年前后期间,出租车不怎么打表了,价钱都是双方口头约定。爱乘不乘都是自愿,没什么人会特别计较。毕竟,当许多人在假期里闲着玩着时,出租车司机还在路上不停地为生计奔走。于是,我接了司机的话说我们还都上班呢。
“你们几号放假?”
“农历廿九。”
“辛苦!”
“应当的。还是你们辛苦,过年还这么忙。怎么没回老家过年?”
“开完这一趟就交车了。明天回去。唉,家里老人也想我们回去过年。”司机的话里似乎藏了许多的思念和无奈,我听了突然感觉心中升起一股酸味。相比于他们,我是很幸福的,隔三差五可以回到慈居陪母亲说话聊天,吃到母亲煮的热热香香的饭。
“是呀,过年带着孩子回家看看老人,老人开心。”我觉得说这句话很苍白,算是对一个陌生人的安慰吗?
听得出司机的笑语中充满了快乐:“孩子都在家乡读书,没有过来。唉,我们是到这边来讨生活呀。”
我有些沉默了,谁不是在讨生活。“其实,你们来到这里,也是繁荣了这个小城。就像现在,当你们司机返乡了,路人打个车也不再方便了。”
“也是的。”这句话里,仿佛有一种自豪在升腾。我欢喜人人为了自身的职业而自豪。
离家还有一段路,我掏出手机打开微信对贴在副座前面的二维码扫一扫。这时候,开着车的司机却大声说道:“唉呀,你不要扫了,我准备给你免费。你们工作也辛苦,现在才回家。我给你免费一趟吧。明天回家了也高兴。”他的话让我听出诚意,听出他是快乐的。刚上车时,司机曾就不打表解释道“一般现在收12元,这趟路程大概10元,你就随便给吧。”他还说有次一个乘客零钱不够,拿百元钞让他找,他说随便吧,拿了乘客6元零钱,这是低于起步价的。车里暗,路灯一闪而过、一闪而过照进车窗,亮亮暗暗,我扫码几次都没能完成。他却一直唠叨着不用扫了。我只得伸手摁亮车顶上的小灯,扫码成功了。我笑道:“我给你打个12元,顺。祝你明日返乡顺顺当当的。”车里,两个邂逅的陌生人,笑得开心。车停在离家不远的路边,我转向司机与他握手,他的手掌很厚实很温暖,这是我第一次与出租车司机握手。我们互祝节日快乐。我看清他的脸,胖嘟嘟的,泛着红光,他穿了一件红色的棉球衫。
我下车后,目送这辆出租车的红色尾灯消失于夜幕中。突然想到忘了看一看车牌。又想手机支付中有记录,翻出手机微信支付,在收款方显示两个字:随便。生活中,有多少随其所宜,用于己,则不免任意而为。但是,当它付诸于他人,便是一种宽宏,便得一份快乐。当我写这篇短文时,或许这位司机已经在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我想他一定能够把在瑞安的许多快乐事带回家乡,带回家中。这应该是他在新春团圆日子里的另一种快乐。
我祝福为生活辛劳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