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哀思

    哀思

    ——我与李国善的情缘

    ■张鹤鸣

    我在《知遇之恩,永志不忘》一文中说过:在瑞安文艺界,最要感谢的是文化局首任局长叶尚义和越剧团党支书李国善,他们在知识分子最“臭”的时间最赏识我,信任我。这样的知遇之恩,岂能忘怀?

    女儿发来噩耗,说老李伯伯走了。我心情无比沉重,耳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眼前闪现过往的点点滴滴——

    老李是昆明军区转业到瑞安的文艺干部,落实在瑞安市越剧团任支部书记,老李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智慧,领导班子度过了艰难的空窗期。后来,在徐胜东局长主政时,经过全团民主选举,新班子由李国善任书记、我任团长、姜锦华任常务副团长,以三人为核心组建成功,温州市文化局常驻瑞安的杨柯导演称之为“三驾马车”。

    我和锦华冲锋在第一线,老李是坚强的后盾。有老李保驾护航,我们就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果说我和锦华是砂石和钢筋,那么老李就是不可或缺的水泥,没有水泥,建不成高楼大厦。尤其当我提议将创新幅度超大的外国童话剧《海国公主》再次强行上马时,老李毫无保留地表示支持。新班子刚组建就首推《海》剧上马,老李书记的支持尤其难能可贵。在后来的风风雨雨中,老李始终与我同舟共济。直至《海》剧演进了中南海,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老李毕竟来自大军区,待人接物大方得体,正好弥补了我的不足,我虽然肯干、肯动脑子,但容易怯场。《海》剧的成功大大超出预料,猝不及防,要应对许多大场面,有老李压阵,我心里就镇定多了。

    幸好,我们三人优势互补,一路顺风顺水,虽然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但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意外事故。曾经有两次险象环生,但最终是有惊无险,谢天谢地。

    一次是在仙降演出结束时,返回城关的车子迟迟没有到,演职员工归心似箭。等了好久,终于来了一辆敞篷车和一辆拖车。大家争先恐后一拥而上,像许多筷子插在笼子里,没有扶手,没有遮拦,更要命的是路况糟透了,高高低低,坑坑洼洼,道路泥泞不堪。人员密匝匝插在前车的“筷子笼”里,后面的拖车装满了戏箱和布景。车子颠颠簸簸歪歪扭扭蹦蹦跳跳上路了。我和老李提心吊胆,赶紧一同挤到车屁股处压阵保护。

    随着车子被高高抛起,车斗中惊叫声不断,一会儿,老李被人浪挤出车斗,半个人挂在车外,情况万分紧急,如果滑下去,后面的拖车就会毫不留情地压过来,后果不堪设想。我死死拉住老李,拼命呼叫,终于旁边的人一起伸手帮忙,总算把老李拉了回来。

    还有一次是在外地巡回演出坐船返回家乡,途经乐清,轮船靠岸时,大家背着铺盖争先恐后挤上一尺多宽的跳板架,非常危险。云生和小玲的孩子才几个月大,让10多岁的小保姆抱在手中跟着剧团跑,小保姆抱着孩子上了跳板,战战兢兢慢慢移步,后面的人等不及了,只顾自己撞了上去,小保姆和孩子仰面朝天差一点摔下去了。好在我和老李有所防备,拼了老命也要拉住小保姆和孩子,总算化险为夷,平安上岸,至今想来还是心有余悸。

    老李的为人可以用4个字概括:善良包容。他坚守“与人为善”的准则,言传身教。尤其是剧团,长年出门在外,千万要经得起委屈。一些演职员年轻气盛,容易冲动。有一次在平阳水头演出,与观众打起来了。老李和我去派出所调解,闹事的观众讲的是当地方言,我们半句也听不懂,无法辩解,派出所也帮不了我们。领头的一声令下,大家呐喊着冲向剧场。此时,老李耐着性子,叫住领头的,好言好语交谈了一会儿,很快交上了朋友。老李记下住址,答应换戏时送票上门。领头人受宠若惊,觉得剧团领导如此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如此尊重他,很是感动,立即下一道命令,那些准备砸场的群众一哄而散,乖乖回家了。老李没有食言,换戏时果真送票给领头人,于是,此人自告奋勇义务帮我们维持秩序。老李的真诚化解了一场剑拔弩张的“战争”。

    剧团出外巡演,我们总是先安排好所有人,最后安排自己。有一个台基,住宿条件特别差,安排好演职员工以后,没有地方了,老李和我将就着把席子铺在戏台二楼的走廊上。有女演员找我们诉苦,说住宿条件太差,根本没法睡,我们把席子掀开:愿意与我们交换吗?她见我们睡在高低不平的水泥走廊上,也就没有怨言默默回去了……

    回想巡演时的艰苦与快乐,至今难以忘怀。老李、杨导和我三人同住一室,演出结束后,总是先评戏,然后天南地北地神侃,常常是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天都快亮了,这才赶紧入睡。这一切都那样美好,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不久,市委常委会决定让我去文化局任职。尽管有许多的不舍,但只有服从安排。调文化局不久,恰逢市文联换届,我又被推举为市文联主席。

    此时,我的创作等事业攀登上最后一个高峰,接连出版了数十本专著。虽然没有时间拜访老朋友,但心中时时牵挂,尤其在剧团鼎盛时期的老杨导演和老李书记,我们的深情厚谊是刻骨铭心的。

    今年春节刚过,还来不及去看望老李,不料他已经匆匆仙逝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留下这篇短文,寄托我的哀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经信之窗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瑞安企业家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车周刊
   第00008版:车周刊
二月
哀思
远方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6 哀思 2019-2-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