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河我“承包”了!
我市首批20位“民间河长”上岗
本报讯(记者 杨微微 通讯员 孙钰珉)近日,我市首批聘任的20位“民间河长”接过“瑞安市民间河长巡查证”,意味着他们正式上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担任河流守护者,义务参与河道管理和保护工作。
今年41岁的莘塍人蔡良善是首批“民间河长”之一,负责他家附近莘塍街道黄家浃河和仙甲季河的日常管理和保护。从小在黄家浃河边长大的“原住民”蔡良善表示,平时经常参与“五水共治”的相关志愿服务,深刻感受到塘河水质这几年的巨大变化。
“五水共治的成果有目共睹,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有义务参与‘五水共治’。担任民间河长后,我希望自己能奉献微薄之力。”蔡良善说。
“民间河长是对政府河长的一种补充,政府河长不一定能做到日日巡查,有可能导致河道信息反馈不及时等。民间河长以就近原则,他工作或者生活在河道旁边,能够及时收集河道基础信息包括排污情况等。”市治水办副主任虞海丰说,每个人都有权力和义务参与到河流保护中来。“民间河长”工作可加强政府与民间的联络,及时将塘河的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加强治水工作的宣传,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人更好地去保护家乡河流。
据了解,去年12月份,市治水办面向全市公开招募“民间河长”。“民间河长”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以社会监督员的身份参与管理河流,协助“政府河长”开展治水监督工作;发现河流漂浮物、河边垃圾、河道违法违规及偷倒偷排等现象,及时汇报,并监督解决问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开展河流调研、监督治水工程;收集河流治水相关信息;宣传治河政策,带动居民护河爱水;收集及反映市民意见;协调群众与“政府河长”良性互动沟通;每月定期与政府治水工作部门沟通交流,助力我市河流治理。
如果你热爱环保公益事业,具有志愿服务精神,想为塘河治理作贡献,也可自荐或治水办(其他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向治水办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