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蔡金财:
“黑脸”督察的温柔心
■记者 钱枫枫
“督察就是管警察的警察”,这是著名演员陈佩斯、朱时茂小品《警察与督察》中的经典台词。如果说小品中的督察是演员的演绎,蔡金财却是现实中真真正正的督察——公安系统中一个有点“特殊”的警种。
督察,干的是“惹人”差事,唱的是“黑脸”角色,可想而知一定不太好干,而蔡金财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交警的爱民心
34岁的蔡金财从小向往警察职业,2006年,他如愿成为一名警察。从警13年,他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嘉奖和通报表扬,2018年还获得温州市公安局“战时之星”荣誉称号。
刚参加公安工作时,蔡金财是一名普通交警,先后在塘下、马屿工作。问起他9年的交警生涯,蔡金财笑说,并没有什么英勇事迹,有的只是一些温暖瞬间。
2009年的一天20时多,天下着小雨,和同事在路面巡逻的蔡金财发现一辆行驶中的运货三轮车突然翻了,车上运送的蔬菜洒落一地,驾驶三轮车的中年妇女崩溃大哭。
蔡金财仔细了解后得知,开车的中年妇女是一位新居民,和丈夫离婚后,日子过得挺艰难,这些菜是她晚上运过来打算第二天早上拿去卖的。由于该路段没有路灯,路况又不好,一不小心就翻车了。夜色渐深,看着一地的蔬菜,想到家里的孩子还没吃上晚饭,她崩溃大哭。
蔡金财和同事赶紧帮忙扶起翻倒的三轮车,捡起洒落的蔬菜,一路用警车车灯照明送她到家。看到简陋的屋内,中年妇女一个人带小孩,靠卖菜维持生计,非常不容易,蔡金财当即和同事掏出身边的七八百元现金,放在桌上,这才转身离开。
如何炼成“黑脸”督察
2015年,蔡金财成了一名督察,工作内容就是查纠问题。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体会到,查别人绝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公安队伍痛点和短板,督得有成效,查得有艺术,把“黑脸”唱好,让大家从对抗检查变为欣然接受,绝非易事。
要做好督察工作,首先要熟悉掌握公安各战线上的业务知识和办事规则。为此,蔡金财狠下决心读书、跟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向兄弟县(市)以及外省的优秀工作者学,迅速从一名督察工作的门外汉,成长为大队的骨干力量,并获得上级领导认可,多次被抽调赴其他县(市)交叉督察。他撰写的5000余字调研文章《浅谈如何运用规范警务语言规避涉警投诉》,分别被省公安厅和公安部警务督察局采纳录用。
蔡金财认为,做好督察工作,首先要严以律己做好表率。公安督察工作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因此,他坚持每天清晨5时起床到万松山锻炼,这一坚持就是5年,不管是酷暑难耐的夏日,还是寒风刺骨的冬日,从不间断。
“黑脸”督察亦温柔
督察工作中一项内容是接受和处理群众投诉,既要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又要为民警的正常执法维权。近年来,群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不少投诉人在向督察部门反映问题时,情绪非常激动。对此,蔡金财善用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群众,从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妥善核查每一起投诉。
2017年10月17日,蔡金财接到一群众投诉,称其16周岁的女儿被人拐骗,女儿有轻微智障,但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接到投诉后,蔡金财立即到相关派出所了解。经核查,原来是投诉人女儿和别人约定好后出走,且不愿意回家,确实不符合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但投诉人无法理解法律规定,甚至到派出所哭闹,严重影响办公秩序。蔡金财将心比心,站在投诉人的角度换位思考,积极争取并多次协调成立工作组。同年12月24日,我市警方在湖南一村庄找到那名女孩,多方劝说将其带回瑞安。事后,投诉人带着锦旗上门致谢,拉着蔡金财感动地说:“因为你们的努力,我们一家又团圆了。”
每天步行超20公里
2018年11月,蔡金财作为温州市唯一的督察,驰援在嘉兴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工作期间,他始终牢记自己代表瑞安公安的形象,处处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以最严的工作作风监督自己,以最认真的工作态度对标自己。10天工作期间,他共参与督察各类场所800多次、督察民警600人次,每天步行超过20公里,连续3天主动承担凌晨的突防督察任务。
蔡金财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省公安厅督察总队和嘉兴市公安局领导的高度表扬,他也由此获得“战时之星”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