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东海部分开渔,我市241艘渔船“解禁”出海
虾兵蟹将即将上桌啰
本报讯(记者 李心如 通讯员 虞小钦/文 记者 孙凛/图)禁渔3个月以来,可愁坏了瑞安人的“海鲜胃”。不过,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昨日中午12时,东海部分开渔,桁杆拖虾渔船、笼壶类(包括蟹笼)和流刺网渔船将开赴禁渔线外的东海海域,进行捕捞作业。
据了解,虽然没到9月16日东海伏季全面休渔结束,不过随着第一批捕捞作业解禁,鲜活的黄鱼、带鱼、银鲳、龙头鱼、梭子蟹、章鱼、皮皮虾等海鲜,将作为首批代表,很快重新回归瑞安人的餐桌。
241艘渔船整装出发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东山的渔港码头,这里早已人头攒动。港口岸边拉起了一排排彩色的小旗子,有的渔船停靠在码头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这些渔船都新刷了油漆,挂上了鲜艳的国旗,“浙瑞渔”的标志也是硕大显眼,渔船整体崭新漂亮。当天有241艘符合开渔要求的渔船整装待发。
9时20分许,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登上了“浙瑞渔13002”渔船,此时渔船上的船员们正在对渔网做最后的整理。船老大向执法人员出示了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船员证等证件。执法人员对渔网的网目做了最后的测量。“按照规定,渔网的最小网目尺寸不得小于50毫米。”渔业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陈张峰说,“今天在码头只是做临时抽查。此前,我们已经对今天要开渔的渔船全部做了各项排查,防止违反相关规定。”
10时许,记者随船来到停在飞云江口的渔政执法船。已经有很多渔船早早地赶到了飞云江口等待开渔。
随着开渔时间越来越近,“嘭!”江面上的一艘渔船上传出了鞭炮声,顿时打破了江面上的平静。几乎同时,江面上所有渔船不约而同地一边放起鞭炮,一边加足马力驶向东海口。
市民期盼野生海鲜上桌
对于吃惯了海鲜的瑞安市民来说,伏季休渔期是每年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少了新鲜野生海鲜的日子,一切江河鲜类和养殖海鲜都成了“将就”。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个菜市场。“我家就好一口江蟹(梭子蟹),家里人都馋得不行,没办法,只能买一些冰冻江蟹和养殖江蟹解解馋。”在十八家菜市场买菜的林阿姨说,“江蟹价格还挺高的,前两天我买的籽蟹每公斤120元,今天白蟹要每公斤130元。原本还想买膏蟹,一问价格,每公斤300元,太贵了,就盼着休渔期快点结束。”
记者又走访了其他菜市场。在望江菜市场里,出售的养殖江蟹数量不多,个头也不大,价格却不低,比如膏蟹每公斤220元,白蟹每公斤150元。
在周松菜市场里,记者走了几圈,也没找到江蟹的身影。一位卖河蟹和青蟹的阿姨说:“这个时候,江蟹很难买到,你到哪儿都一样。再等等,开渔后,马上就有口福啦!”
四五天后头批海鲜到港
要说面对开渔,最激动的除了吃货们,应该就数“摩拳擦掌”了3个月的渔民。对于有着多年出海捕捞经验的船老大张喜水来说,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来临了。
张喜水的桁杆拖虾渔船停靠在东山渔港码头整装待发。“我早就给渔船重新粉刷和维修,就等着开渔。”张喜水说,“除了船只整修打扮,我们还在油量和储冰、食物等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这一趟出去少说20多天,多则要一个多月,这些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张喜水说,渔船大小都有,小渔船宽6米长30多米,大渔船近80米长。小渔船能装六七十吨江蟹,大渔船能装100多吨。“我们8月1日中午出发以后,立马就会开往定点海域开展捕捞,随渔船出发的还有配套的运输渔船,会先将我们捕获的一手海鲜及时送往码头销售。正常情况下,8月4、5日,市民就能吃上这批海鲜了。”
凭着张喜水多年的经验,今年东海的虾蟹产量不会低。“前段时间,气温比较低,特别适合虾蟹的生长。再根据一大年一小年的经验,去年江蟹产量比较低,那今年应该是个产量大年。”张喜水说。
“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希望今年出海顺风顺水,一切顺利。”老张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