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儿警魏尧跃:
群众有需要,我们就是“技能王”
本报讯(记者 钱枫枫)跋山涉水不在话下,跳江救人挺身而出;不论驻扎山区,还是在老城坚守,他风里来雨里去,更凭借过硬的业务素质获得“技能王”的美誉。他说:“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和我的同事都是‘技能王’。”
他就是市公安局玉海派出所民警魏尧跃。
坚守山区,几乎每天步行上万步
近日,记者在玉海派出所见到了魏尧跃,1米82的高个子,说话不紧不慢,气质温文尔雅,看起来更像是一名老师。一打听,1984年出生的魏尧跃原来是师范类思想教育专业毕业,如果按照原定的人生线路,他应该会成为一名政治老师。但是机缘巧合,2008年,魏尧跃通过社会招考进入公安队伍,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2009年,魏尧跃被分配到高楼派出所。因单位警力紧张,他一人身兼办案和社区两块工作。当时,他一个人就负责77个村居的社区工作。由于地处山区,很多村居在山上,甚至连公路都没通,开展工作经常只能靠徒步,日行上万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当时手机上有‘运动步数’排行,我肯定每天都是前几名。”魏尧跃笑言。
2010年的一天,为了方便群众,魏尧跃要到平阳坑大坑村给一位老人上门办户口。老人的家距离派出所约20公里,他驾车到达大坑村办公楼后,要去老人的家根本没有可供通车的公路。当时正值雨后,山路泥泞湿滑,他只能手脚并用、一路攀爬,遇上溪流还得蹚水行进,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老人家中。办完手续后,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魏尧跃觉得沾这一身的泥“很值”。
辖区内的顺溪村因修造山路,现场要进行爆破。为了提醒在附近干农活的村民注意安全,同时监管现场安全施工,魏尧跃有时还得冒着塌方的危险去拉警戒线。该工程前后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他经常步行上山去现场,踩烂了许多鞋子。
“轮值轮训”,筑牢老城消防安全线
2013年12月,魏尧跃调到了玉海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同时身兼消防专管员一职。老城区有“三多”,老旧房子多、餐馆饭店多、合用场所多。而且老城区建筑密集、电气线路老化、消防通道窄、消防设施陈旧,老年住户非常多,他们逃生能力差、消防意识弱……这让魏尧跃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魏尧跃每周要自主检查出租房和合用场所100余家,并配合街道相关部门开展消防整治、联合执法、消防夜查等工作,对于不合格到期未整改的出租房给予处罚。仅在2014年,他就查处百余起,行政拘留1起,有力提升了辖区的消防水平。
作为消防专管员,魏尧跃深知消防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管理。他充分利用好“轮值轮训·群防群治”平台,每周给辖区内社区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物业服务行业、消控室值守人员等群体授课,开展消防知识和灭火逃生知识的培训教育。从他开始负责消防以来,辖区内未发生过亡人火灾,他也多次获评消防工作先进个人。
跳江救人,冰冷淤泥中坚守1小时
今年2月,魏尧跃等人跳入飞云江中救人,在冰冷的江水和淤泥中坚守1小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月17日中午,气温只有5℃,天气阴冷,玉海派出所接到有人跳江的警情。接警后,魏尧跃与同事赶到现场,跳入冰冷的飞云江,将落水女子从江水中艰难地拖到滩涂上。滩涂上都是碎石,附近没有可以上去的地方,专业救援设备也还未到,魏尧跃等人从江水中出来后虽然浑身发抖,但为了不错过急救时机,满身泥泞、只穿贴身短裤的他们,找来一块木板放在滩涂上,再一点点将女子转移上木板,然后对女子实施心肺复苏。
光着膀子在冰冷的江水和淤泥中坚持了近1个小时,魏尧跃等人早已筯疲力尽,冻得浑身青紫。“当时刚下水的时候,我哆嗦得不行,但顾不了这些,只想把人救上来。”魏尧跃的同事说,“我们上岸时,人都冻得走不动了,幸好有一位热心市民把我们两人带到家里洗澡,还给我们煮了热姜汤,不然还真扛不住。”
这不是魏尧跃第一次跳入飞云江救人。2015年12月18日,当天的气温同样只有5℃,魏尧跃不顾严寒,在脚底板被划伤的情况下,与同事一起将一对情侣救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