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是瑞安人设计
■陈思义
瑞安人自信,“天瑞地安”是城市广告语,大气。“瑞安有文化”是说与亲朋戚友听的口头语,几乎挂在嘴上。每每举例,南戏高则诚,玉海楼孙诒让,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是瑞安人。有故事也有新闻,瑞安今年建了全国首个国旗教育馆,国庆节期间可谓人山人海,去国旗教育馆参观的人排起长队,我两次去都退让了,让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们先参观吧,七十多岁的老党员腿脚不好,何必去人挤人,就让让吧。回到家发现新大陆,站在自家客厅,也能看到国旗教育馆和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呢。是因为国旗教育馆外形那耀眼的国旗大红色,大红色是中国人最敏感的。客厅里的电视正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其情其景使我流下热泪,不知不觉地。翻翻微信朋友圈,划上去划上去都是“我与国旗合个影”,一抹都是红。不一一打开看了,反正是一种氛围一种表达。翻翻报纸,国旗教育馆红了,《人民日报》刊登了《走进全国首家国旗教育馆》,《浙江日报》刊登了《旗迹——全国首家国旗教育馆诞生记》,文章蛮长,新闻长是一种分量。
一喜刚过一喜又来,瑞安出了一本书《致敬五星红旗》,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写曾联松与他设计五星红旗的故事。曾联松是瑞安人,是曾联松把瑞安人和五星红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瑞安人带来永久的荣耀与骄傲。我由此想到,瑞安人应该有一句2019年流行语“五星红旗是瑞安人设计”。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你关注了什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瑞安人特别关注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瑞安人设计,表达的是一种爱国爱乡情怀。
读读《致敬五星红旗》吧,瑞安人对五星红旗设计者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瑞安人读《致敬五星红旗》首先是亲切,心思很投入,容易入脑入心。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自信,感觉良好,那是一种正能量。曾联松的孙子说,《致敬五星红旗》是“我目前见过最详尽最全面最具分量的有关我祖父设计国旗的书”。宣扬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迪后人传承先贤宝贵的精神财富,显然是《致敬五星红旗》的写作与出版目的。瑞安人读《致敬五星红旗》,也要读读曾联松,他一旗成名天下知,一生清廉为国旗,诠释了一种精神。他借着阁楼里的灯光,秉着拳拳爱国心和美学天赋,精血诚聚,构思设计五星红旗图案。他在逆境中胸怀坦荡不沉沦,在荣誉前淡泊名利不骄奢,普普通通一人。他不计名利,虚怀若谷、谨慎小心、谦逊低调、安贫乐道的个性,使那种平凡中的伟大,特别感动人。
作者说,写作《致敬五星红旗》“其间甘苦自知,虽不足与人道,仍喟叹良多”,连续大半年的熬夜写作不提,史料不多是一个最大难点。这个我有体会,以前在《瑞安日报》策划过一个曾联松与五星红旗的专版《红旗猎猎慰忠魂》,派记者去采访,就觉得史料少。为解决这个难题,这次三位作者夏海豹、王键、胡晓霞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参观上海国旗广场、曾联松故居,在国家博物馆、中央档案馆寻找到有关曾联松与国旗的原始材料、档案和实物,包括1949年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亲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采访了不少曾联松的后人、学生、邻居和亲友,马不停蹄,寻寻觅觅。写了十二章,内容很丰富。图是我先翻看的,有的应该很珍贵。然后读文字,一口气到底。有不少生动的细节,丰富了故事内容。有不少新的第一手材料,填补了材料空白。把书粗粗浏览一番,我有这个初步感觉和好印象。
出版社说,《致敬五星红旗》是“一本国旗故事的教育普及本”,让瑞安人去写瑞安先贤曾联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开展国旗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听说,出版社把这本书作为重点稿件,分章加急编辑加工,申报了重点出版项目,列入重大选题,一路顺畅。我知道,出书很难,要过很多关。有人要出书,一年两年还在审稿中,看你什么题材写得怎么样。《致敬五星红旗》的出版有点特事特办,好题材啊。
一个国旗教育馆,一本书《致敬五星红旗》,听说还有一个五星红旗的歌剧,三者成五星红旗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瑞安2019年大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