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均岙对垟歌
■林成植 陈岩涛
均岙村,位于陶山镇东边,“陶山互通”的北侧,与桐浦镇接壤,站在村口,可见温州绕城高速从村南而过。
均岙村,山清水秀,北倚“U”形矮山,树木葱茏,一条清泉从垟心流过,把均岙村分成东岸、西岸两个自然村。
每年正月初二,均岙村有一场垟歌对唱晚会。白天,两村各搭“对歌台”,东岸在东,西岸在西,隔河相望。太阳西下,夜色合幕,两村的对歌台灯火辉煌,孩子们跟前窜后,各家都准备酒筵,迎接自家亲朋好友。
晚上六点过后,主持人宣布对歌开始。接着领唱的村先唱四句,另村应唱四句,歌声悠扬,回响夜空。赶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场面热烈欢畅,直至深夜十点多还兴致颇高。
均岙垟歌,有唱新时代人民幸福生活的,如:
领唱:春到人间花正开,
好日子一年又一年。
垟歌流传千多年,
今年春节继续编。
……
应唱:邓小平改革开放来,
至今已有四十年。
文化遗产要传承,
家家户户都发财。
……
有唱新娘敬茶歌的:
领唱:一杯香茶一枝花,
茶杯里面开茶花。
开出茶花结茶籽,
头名状元均岙村。
应唱:二杯香茶二枝花,
茶杯里面开兰花。
开了兰花结兰子,
二甲进士均岙村。
领唱:三杯香茶三枝花,
茶杯里面开桃花,
开了桃花结桃子,
连中三元均岙村。
应唱:四杯香茶四枝花,
茶杯里面蔷薇花。
开了蔷薇结薇子,
四品皇臣受皇恩。
领唱:五杯香茶五枝花,
茶杯里面石榴花。
开了石榴喜结子,
五子登科均岙村。
应唱:六杯香茶六枝花,
茶杯里面开荷花。
开了荷花结莲子,
六国丞相均岙村。
领唱:七杯香茶七枝花,
茶杯里面开菱花。
开了菱花结菱子,
七仙姑娘喝香茶。
应唱:八杯香茶八枝花,
茶杯里面开桂花。
开了桂花结桂子,
过海八仙到我村。
领唱:九杯香茶九枝花,
茶杯里面开菊花。
开了菊花结菊子,
世世代代做清官。
应唱:十杯香茶十枝花,
杯里开放芙蓉花。
开了芙蓉结莲子,
金童玉女均岙村。
合唱:一年四季百花开,
百子千孙满堂前。
善良人家出贵子,
福禄寿喜万万年。
有唱劝酒歌的:
领唱:九杯敬酒菊花黄,
兄掌灯来妹铺床。
铺起龙凤花夹被,
一夜陪伴到天光。
应唱:十杯敬酒十风流,
妹叫兄来睡那头。
叫你三句不得应,
脱了衣裳睡共头。
还有唱唐诗经典的,喜庆五谷丰登的,教儿女经的,知恩报恩的……
均岙村垟歌历史悠久。据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刘秀逃亡。逃到均岙这里时,见两岸村人在对唱垟歌,非常热闹。刘秀急中生智,钻进了垟歌人群中,躲过了一劫,那天正好是正月初二。刘秀登基后,便定该村的正月初二为“垟歌节”,保佑里社平安。
王莽篡权于公元9年,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均岙黄氏族谱》序记:“黄氏江夏衍派,宋时有讳庚晹公由闽迁瓯,是为祖始。数传后,名淮公登明洪武丁丑进士,赐少保荣禄大夫,合族繁衍昌盛。有传至庆阜公,乃徙居瑞邑廿七都均川之始祖。”族谱讲得很明白,均川(均岙)建村在明洪武丁丑(1397)后的庆阜公,最多也不过600年。刘秀逃亡,真的到此,均岙应未建村,哪来村民唱垟歌?
《瑞安市志》载:“新石器晚期,飞云江中下游两岸已有先民繁衍生息。”
距均岙村西南不到1里地,有山前文化遗址。可见,新石器晚期,均岙一带已有先民活动。《瑞安市志》又载:“始元二年(前85)为回浦县境……东汉建武(25-56)初,为鄞县回浦乡地。”可见,在刘秀登基(25)前,均岙一带已有乡民居住活动。那传说并非纯属杜撰。
“均岙的垟歌,有一年在六月初二才唱。”村耆黄良桐说,“不知什么缘故,那年六畜不旺,到了六月初二又补唱了垟歌。”黄先生又说:“上世纪70年代,垟歌停了,到2009年才唱起来。村民说我会唱也会编,选我领头。我也不客气地挑起这副担子。于是,我回忆一些传统歌词,如《新娘敬茶歌》,《劝酒歌》等;自编了一些歌词;到现成书上找了一些……于是,真地又唱起来。”
如今的均岙村,年年唱对垟歌,越唱越旺。均岙的青年说:“均岙垟歌,是会友的良机,传播情感的乡音,诉说乡愁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