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
亮丽风景
我市民间信仰规范化管理多措并举见成效

    打造“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

    亮丽风景

    我市民间信仰规范化管理多措并举见成效

    ■记者 林瑞蓉 通讯员 蔡一珍

    2019年以来,市民宗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工程为载体,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德教化作用、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积极谋划、积极引导。“我们要通过编好、讲好、建好‘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培育和提升瑞安民间传统优秀文化,逐步形成‘讲述好故事,闪耀正能量’的民间信仰价值观,重塑新风尚。”市民宗局局长刘剑波说。

    不忘初心

    构建文化传承新载体

    “三港爷”陈子良来自贫苦的农民家庭,一生勤劳俭朴,孝字为先,最后因救人过于劳累在滩脚去世,他的故事教导人们要德孝忠义。“杨府爷”杨精义,他的故事传承着“爱国、正义、助人”的崇高美德……这些瑞安人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面貌。

    讲述好故事,闪耀正能量。今年以来,市民宗局通过引入文化因素,突出民间信仰主角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意志品质等,将场所故事整编成通俗易懂、向上向善又切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故事。

    据悉,市民宗局创作编印《“不忘初心、传承创新”瑞安市民间信仰纪实》,收录了25个具有代表性场所的新故事,并根据新故事拍摄制作了2部“微电影”、2部“微演艺”、8部“微视频”。2019年,该局还指导召开“瑞安市民间信仰传统文化交流大会”和“瑞安市民间信仰民俗文化节”,切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引领

    建设道德教化新阵地

    来到莘塍上村洪岩殿,红色的外墙展示着“国家宪法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而在殿内,还设置了国旗国歌、宪法和法律法规等内容,发散着浓郁的红色气息。2019年,该场所积极开展“六进”活动(即“国旗国歌、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谈心交心”进场所),进一步推进场所环境整修,提升场所文化内涵。

    洪岩殿的改变不是个例。据了解,2019年以来,市民宗局通过开展“六进”活动,“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工程,“红色星期天”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利用先烈纪念馆、故事宣传册、场所故事墙、“三微”创作演艺等方式,着力挖掘民间信仰场所红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打造了首批普法爱国教育基地28处。

    除了打造普法爱国新基地,今年,该局指导开展各类国学公益讲堂、“最美瑞安人”、传统礼仪活动等道德教化活动20余起,弘扬道德教化新风尚;指导各类民俗活动29起,让民俗活动在传承发展中历久弥新。

    促进和谐

    强化服务社会新功能

    近年来,市民宗局将民间信仰场所建设与城中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等工作相结合,切实推进一批“低小散乱”民间信仰场所的整合,大胆推行“控量提质”、“多庙合一”的综合治理模式。

    以马屿镇江桥村为例,之前该村曾被村内散落的7处民间信仰场所制约了发展步伐。这7处民间信仰场所结构部分损坏或完全损坏,建筑墙体严重倾斜或开裂,屋顶漏雨严重,经鉴定均为C级、D级危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且他们分布散乱,土地利用率低,严重阻碍了该村建设美丽乡村的整体规划。得益于“多庙合一”综合治理模式,新建的杨府庙不仅汇聚了原先7个场所的功能,提升了规模和档次,节约了土地,还被江桥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作为新的景点之一进行谋划打造。

    “多庙合一”的治理模式,不仅整合了资源,还强化了场所的服务社会新功能。多处民间信仰场所与当地的文化礼堂、文体活动、居家养老、村民中心等相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提升,“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每一处打造的民间信仰场所都成为群众进得去、留得住的“文化精舍”。

    同时,市民宗局积极指导和支持民间信仰场所开展各类扶贫济困、助学扶老、救孤恤病、保护环境等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事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百姓事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车周刊
   第00008版:车周刊
治超,换来公路更安全更畅通
打造“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
亮丽风景
我市首个综合供能服务站试运行
主题教育提振基层党员干部
干事创业“精气神”
市场监管部门集中力量整顿配镜行业
瑞安警察篮球联赛展风采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3 打造“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
亮丽风景
2019-1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