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也谈“章安四贤”的“章安”

    也谈“章安四贤”的“章安”

    多年前,曾经有读者向《瑞安日报》编辑部写信问:瑞安城关镇西山“四贤亭”前面甬道边有一方碑,上书“章安四贤”字样,“四贤”是不是指四贤亭内为后人所纪念的许、陈、高、卓四位乡贤?那么为什么不称“瑞安四贤”而称“章安四贤”呢?《瑞安日报》将读者来信,连同宋维远先生(笔名岗头樵)所撰《简释“章安四贤”的“章安”》一文刊发解释。

    为什么不称“瑞安四贤”而称“章安四贤”?这个问题也牵出了笔者埋藏心头一直抹不去的悬念。近日,又有人在玉海文化研究会的微信群里发问:“瑞安什么时候称章安?”当时我回复,不是瑞安什么时候称章安,而是瑞安是什么时候从章安县分析出来而建县的。近年,因与宋维远先生工作上的关系经常在一起切磋,一次闲聊中谈及“章安四贤”话题,我说“章安四贤”叫法不合理,立刻得到他的赞同。为此,笔者也来谈谈这个话题。

    代表范围过大

    首先了解一下章安县辖区的范围。据《历史古镇章安》一书的《前言》称: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县治在章安(今台州市椒江区西北章安街道),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台州、温州、处州(今丽水)三府。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回浦县改为章安县,章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章安四贤”,应是指在章安县境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四位乡贤。笔者赞同宋维远先生在《简释“章安四贤”的“章安”》中所述:“‘四贤’原来只是指宋以后瑞安境内‘评选’出来的四位乡贤,如果改称‘章安四贤’,那么参加评选的地域大大扩展了,评选的‘等级’也会相应提高,半个浙江的‘四贤’就不一定是这四位先生了,或者当选的只有一二位,或者都落选也有可能。从这个意义来说,把‘瑞安四贤’改为‘章安四贤’未免对这四位贤人过于拔高,瑞安人更有失之谦虚的嫌疑,至少是对章安‘老家’的许多兄弟县的贤人不够尊重吧……”

    姑且不论台州地区、丽水地区历史上有多少先贤,《温州市志》卷十三《人物传略》大略翻了一翻,颇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先贤就有:王开祖、周行己、宋之才、王十朋、郑伯熊、薛季宣、蔡必胜、戴溪、徐谊、刘基等几十位。笔者认为,将“瑞安四贤”称作“章安四贤”是不妥当的。

    不存在隶属关系

    瑞安与章安是否存在隶属关系呢?《温州市志·总述》:温州古为瓯地,战国时属楚,秦统一后,属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为东海王地,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是为温州建县之始。同书《大事记》: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在永宁县境南地置“横屿船屯”(今平阳县宋埠镇仙口村南),委派典船校尉,监督罪徒造船。同年,析永宁县大罗山以南地置罗阳县。县治鲁岙(今瑞安市区西岙),属会稽郡。吴太平二年(257年)二月,析会稽郡东部地置临海郡,治在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后改始丰)、永宁、罗阳、松阳、罗江7县。《浙江通志》第二卷《大事记》:顺帝永和三年(138年),是年,分章安县东瓯乡为永宁县,此为今温州建县之始;太平二年(257年)二月,分会稽东部置临海郡,治设章安,辖有章安、临海、(南)始平、永宁、罗阳、松阳、罗江七县……

    从以上两志书所记载来看,一是三国吴赤乌二年瑞安(罗阳)建县之始,瑞安并非从章安县分析建立的,而是“析永宁县大罗山以南地置罗阳县”。瑞安与章安不存在分析的关系。二是瑞安建县不久,即成为太平二年分会稽郡所置的临海郡所统之县,与章安县同属临海郡,是兄弟县的关系,不存在瑞安县隶属于章安县。

    四贤祠的历史沿革

    胡炳华先生主编的《瑞安西山记忆》一书中,有一篇《章安四贤祠》的文章称:章安四贤祠,俗称四贤祠,在鳌山巅,原为马湘居室别院之一。后来马湘舍所居为寺,名栖霞寺。此别院为南山律院。再后来,律院荒废,邑民改院为五通殿,祀五通神。至清时,因清政府禁祀五通神,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知县范永盛采纳举人林青云提议,改祀邑四贤。宋许景衡、陈傅良,元高明,明卓敬,额名“章安四贤祠”。马湘号自然,唐云游道士,杭州盐官人。从小研读经史、医术,后入道修炼,不仅道术高深,并精通医术,寓居瑞安期间,在西岘山周边凿井二十八口,并悬壶济世,仗义行医,深受百姓爱戴。

    康熙二十五年,章安已经不是一千多年前的章安,行政上为一个小小的乡镇。据《历史古镇章安·章安历史沿革》记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废临海郡,所属诸县并为临海一县,属括州(治在今丽水),郡治由章安迁出。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以原临海郡置海州,复设临海、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五县;五年,改台州;七年,并宁海入章安;八年,又废诸县,台州仅临海一县,章安方不再成为郡县治所。唐、五代章安管理无考。据《嘉定赤城志》记载:北宋时,章安为临海县保乐乡。此后章安一直成为乡镇级建制。1983年,撤销章安人民公社,建立章安镇,今属台州市椒江区。

    照此说来,章安从北宋开始就已经成为一个乡镇级建制。而四贤祠中的四贤,最早的许景衡(1067-1125年),生卒于章安成为乡镇一级建制之后;陈傅良生卒于南宋;高明和卓敬更是在元代和明代。四位先贤都不是生卒于瑞安隶属于章安的年代,更没有哪一位先贤曾经自称“章安人”。在祠主未曾自称“章安人”的前提下,怎能将“章安四贤”强加在他们头上?同时,“章安四贤”这一称呼也不为后来的学者们所认可。清同治五年(1866年),四贤祠圮后重建,孙锵鸣为祠题联,并作《四贤祠祀田记》。这个《记》就不称“章安四贤”祠了,只称“四贤祠”。1936年,县文献委员会拨款重修四贤祠,宋慈抱所作碑记为《重修四贤祠碑记》,也不称“章安四贤”祠了。由此可见,“章安四贤”并不为人们所认可。这只是康熙二十五年将五通殿改建为四贤祠时,当事人别出心裁,一厢情愿弄巧成拙之作。

    笔者认为,今后我们就只叫“四贤祠”好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玉海楼
   第00007版:车周刊
   第00008版:车周刊
也谈“章安四贤”的“章安”
关于瑞安高则诚研究会的
一些事儿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06 也谈“章安四贤”的“章安” 2019-12-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