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机构改革近一年来
我市应急管理走向科学高效
■记者 陈丹丹 通讯员 池王华
“瑞安的小微企业整治进展情况如何?” “如何培育扶持社会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12月25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回顾今年以来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危险化学品、小微企业等行业领域专项综合整治情况,以及创新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补齐应急救灾减灾短板等方面工作的进展情况。
今年是应急管理机构成立的元年。1月21日,市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整合承担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抗震救灾、应急减灾等职责。今年以来,该局顺应机构改革大趋势,牢牢把握“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三大关键词,向改革创新要动力,维护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发布会重点介绍我市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构筑安全生产防线以及构建“大应急、大减灾”体系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与现阶段所取得的成绩。提问交流环节,该局相关负责人就记者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改革、社会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小微企业整治等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解答。
今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以安全生产七大攻坚战、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战、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等行动为有力抓手,紧盯危化品、“三场所三企业”等重点对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行动。截至11月底,共检查企业(场所)1.9万次,查处各类隐患1.5万余处,行政处罚立案223件,罚款870.8万元;查扣各类非法危化品77.1吨、烟花爆竹670箱。
我市高度重视重大隐患排查整治,率温州全市之先,针对隐患动态性特点,建立重大隐患滚动挂牌制度,印发《瑞安市安全隐患滚动挂牌整治实施办法》,要求乡镇(街道)、部门按要求每月报送拟挂牌名单,由市安委办每月再督促“挂牌-整治-销案”一批隐患。今年以来挂牌单位总数达107家,已销号90家,总量均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
社会共治趋势趋显,安全生产互助管理联盟模式持续升级,紧盯企业这一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引导同区域或同行业的企业组建安全生产管理联盟,通过互查、互学、互助,相互汲取管理经验、相互排查事故隐患,走出一条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破解监管力量不足,企业不想管、不会管的难题。目前,全市已建立安互联144个,参盟企业5200余家,全市小微园、群租厂房覆盖率达60%;累计消除隐患2.8万余项。今年6月,全省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座谈会暨社会化服务工作现场会在我市举行。
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面,我市按照“统分结合”原则,建立“1+7”指挥体系(即1个市防指,下设湖岭片防台分指挥部、高楼片防台分指挥部、水旱灾害防御分指挥部、城市防台防洪分指挥部、水上防台分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分指挥部和监测预警中心);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建立全市“1支市级大队+24支分队+1000支基层小分队+17支专职消防队+16支森林消防队+6支志愿者救援队”的应急救援花名册,并完成105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
此外,我市不断加大智慧应急建设,打造了安全生产互助管理联盟云平台,通过该平台,企业可以实时上传每次互查活动及隐患整改情况,实现“互助整改+云端管理”的闭环管理。启动 “智慧应急一张图”综合指挥与协同管理云平台建设,打通20余个部门壁垒,采集100类安全风险源信息和200类应急资源信息,实现数据共享、精细监管,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招标。
下步,该局将紧密围绕“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这一主线,实施责任体系明晰化、风险防范科学化、预警监测精准化、抢险救援专业化、宣传教育立体化五大工程,进一步健全“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格局,扎实做好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切实承担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