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公公

    我的公公

    ■金洁

    公公今年88岁了,虽然步态蹒跚,但是不出意外的话,估计能活到100岁,这倒不是说他至今耳聪目明,而是基于他良好的心态。在我看来,性格不仅决定命运,往往也决定一个人的寿命。

    公公没有女儿,只有三个儿子,但并非个个成器,可他始终不急不恼,一贯主张儿孙自有儿孙福,生活过得好不好全赖自己,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他都一笑而过,很少有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和举动。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农村人一样,公公没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啥都不在乎的文盲老人,却对“廉洁”一词有独到的理解,总是时不时地告诫子孙,无论何时何地千万不能贪图钱财,他有一句口头禅:宁可吃苦,做人要硬气。

    8年前,婆婆去世,我以为公公会很伤心,毕竟他们感情一直挺好的,而今半个多世纪的陪伴就这样结束,从此将形单影只度过余生。事实并非如此。不仅在筹办丧事的那几天里,我没看出公公的悲痛之情,就连出殡当天,也没见到公公出现在送丧的队伍里。纳闷之际,却见公公站在离家不远的路边,正与一群看热闹的村民一起,平静地看着送丧队伍缓缓行进,然后笑着对大家说:“今天天气这么好,这老娘真有福气。”那神情,那语气,都像是在说一个与他不相关的陌生人。当时我忍不住幽幽地想,面对相依相伴一生的老伴离去也不过如此,真的是人死如灯灭啊。后来,看到孤身一人的公公照样生活得很好,我似乎慢慢理解了他的达观,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就该好好活着,这才是正确的生死观,也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接受事实,学会放下,才能快乐安度晚年。

    婆婆去世后,公公因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执意独自一人住在农村老家,偶尔还能种点蔬菜自给自足,只在每年过年时到我家住上几天。在我家的那段时间,老公有时会在茶余饭后带公公下楼走走,或到附近的公园逛逛,让他感受如今生活多么幸福。有时就坐在沙发上陪他聊天,听他不厌其烦翻过去的老黄历。有时也坐在客厅里陪他看电视,就电视内容给他讲些国家大事或新闻消息。但更多时候是公公自己在静静地看电视,尽管他半句普通话都听不懂,却能长时间对着不知所云的电视画面看得津津有味,我不知道这样的心静如水算不算一种境界,至少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烦躁或抱怨,有的只是平和与宁静。

    吃饭时,我们给公公打饭、拿筷子、摆椅子,叫他多吃菜,可他却一个劲儿往桌子一边挪,刻意与我们保持距离,任凭我们一再批评,就是不管用。他还不止一次说起这样一件事:村里一户人家摆酒席,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有个老人也过去坐下,结果那群年轻人一哄而散。我们听了,都说那是年轻人没素质,不能怪老人。可公公却坚持说那个老人不识趣,并试图用这个“反面材料”来警醒自己,还说即便是一家人也一样,年纪这么大了,难免“肮脏相”,自己就要头脑灵清,不能等到招人嫌弃了才想起。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公公总是无视我们的热情,夹菜也小心翼翼,像是怕弄脏了盘里的菜似的。多次劝说无果后,老公只好另外给他准备一个盛菜的碗,他这才吃得安心。

    吃完饭,我们家洗碗这活基本上老公一手包办,这完全是他的自觉行为,或者说他早就习惯成自然,而我一直心安理得乐当甩手掌柜。本来这也没什么,又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家务活一定得女人做,可公公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骨子里应该会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我怕他心疼儿子,怕他对我有微词,便想好好表现,主动收拾碗筷,可老公总是把手一挥,大度地说:“去做你自己的事吧。”我就不勉强,溜进书房看书去了,但心里却有隐隐不安,确切地说,是不知道公公心里怎么想。那天晚上,趁老公在厨房洗碗之际,我试探性地问公公怎么看待老公洗碗这件事。没想到老人家还挺开明的,微笑着说:“这有什么?谁洗不是一样?只要两人不推来推去就行嘛!”朴素的话语一下子打消了我的顾虑,我不禁向公公投去感激的目光。

    这就是我的公公,虽然没有文化,却是个明事理的睿智老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云江潮
   第00004版:财富榜
重五草、重五水与雄黄酒
我的公公
端午
杨梅酒醇味今犹在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3 我的公公 2020-6-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