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台上的绿植

    阳台上的绿植

    ■谷炳铜

    我家对面小区三楼有一户人家,套房面积大概有200平方米,已经足够大,但最令人羡慕的是他家居然配有100多平方米的露天超大阳台。阳台绿植布局合理,高矮错落有致。房子主人经常戴着手套,手拿铁锹,穿行于绿植之间,或拔草,或除虫,或培土,或欣赏,更有意思的是,还开辟出了一块瓜地,或种丝瓜,或种青菜,依着时令,只凭喜好……每当看到眼前的情景,我经常在想,房子主人整天这样乐此不疲,是兴趣爱好使然?是消遣无聊的时间?或者是住在高层套房中,上不着天,下不落地,令他恐慌,急需一个空中花园来安放那颗悬着的心?

    恰巧,昨天我读到林清玄《红心番薯》一文,作者说自家从郊外的平房搬到城中的大厦,父亲来到家里,近乎绝望。父亲手里提着一麻袋的番薯,由愤怒转向喃喃:“你住无土之所在,我带来的番薯种在哪里?种在哪里?”我想,这或许就是老一辈的土地情结红薯心,对养育人类的土地一种感恩与铭记,对生长在大地之上瓜果蔬菜的专情与留恋。是啊,有泥土的地方,就有生命的萌发,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欣欣然;秋天到了,瓜果飘香,麦浪滚滚,田野里升腾起满满的喜悦与幸福。后来,林清玄把父亲送的番薯种在花盆中,放在了阳台的花架子上,生根,发芽,生长。林清玄说,望着绿叶,几乎听到了一个有泥土的大时代,上一代人的狂歌与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中。

    记得前些年,办公室有位同事说:“我将来如果要购置新房,第一个条件就是楼层不能太高,十层以下吧。”后来,她家购买了高层楼房的四楼,离地面近了,而且带着大阳台,有足够大的空间培土种植花草。我家在六楼,虽然不算很高,但跟老家乡村的房子比起来,已经离大地有点距离了,更别说那些几十层的,仿佛就悬在半空中啊!感到欣慰的是,我的童年与土地有足够多的接触,插秧、割稻、晒稻谷、刨花生……我童年所居住的老屋,房前就有一块自留地,上面种着一株大蜜柑树,那蜜柑皮薄,果肉丰满多汁,为我的童年增添了许多期待和甜蜜。屋后是一片竹林,竹林外有一条小河,河里鸭子成群,竹林里的泥地上,经常会捡到几枚鸭蛋……所以,每当教学生读到陈醉云《乡下人家》时,总能令我感慨万千,胸中升腾起一种自豪和知足。

    冥冥之中,我感觉到有一种情感穿越时空,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连接着土地与高楼。这种情对于上一辈,或者更久远一些,土地就是生活的出发点与归宿;对于出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几代人来说,而是一种体验与怀念。

    我经常对妻子说,逢年过节,或遇假期,咱们要尽量带儿子到老家走走,即使什么事也不做,在泥地之上散散步,目睹万物生长和田间劳作,也总比常年穿行于高楼大厦之间要好。可惜,很多时候都没有成行。我总是担心,他们这一代人,准确的说,上世纪90年代及2000年以后出生的这几代人,就像是住在高楼之上,不接地气,几乎忘了根基所在了。所以,我有意无意地在不大的阳台上,在儿子的窗台外不锈钢花架上,摆放几盆绿植。尽管是一年半载后就会枯萎,然后再换再种,也总是那样乐此不疲。但是,在儿子眼里,那肯定只是一些普通的绿植,只是装饰罢了。

    我想,不管是我家这样的小阳台,还是对面的超大露台,亦或是城市别墅的自家庭院,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给房子主人创设了向往绿色,接触泥土,感受劳作的时空。在这样的时空里,你是否会感觉到,你一直不曾离开过土地,虽身处城市,居在高楼,但也能植根于大地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智能化监管 景观化改造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玉海楼
   第00008版:广告
乡村恋歌
闺蜜本然
阳台上的绿植
一个少年眼中的老街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6 阳台上的绿植 2020-7-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