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多跑路 病人少跑路
“互联网+”开启医共体诊疗新模式
■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龚谢雯
“医生,我这里有个胸闷伴夜间呼吸困难的老人!”“有没有既往病史?建议先为患者做详细的心脏检查……”近日,曹村镇卫生院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与市人民医院内科医生进行网络视频问诊。就诊的患者是曹村一位心脏病老年患者黄老伯,由于曹村距离市区有一定距离,来往市区既花费时间又浪费精力,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患者可以通过曹村镇卫生院互联网门诊平台与上级医院医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据了解,这是我市开启“互联网+”医共体诊疗模式的一个缩影。市人民医院作为我市医共体牵头单位,率先推广“互联网+”诊疗,通过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为集团内偏远区域百姓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
村民患病
市级专家来会诊
市人民医院互联网诊疗是指患者在瑞医集团分院互联网诊室就诊时,分院全科医生通过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采取网络视频、音频同步的方式连线总院专家共同为患者提供对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医疗咨询服务。开启“互联网+”医共体诊疗模式,旨在让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路。
据了解,自互联网诊疗平台启动后,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向上级医院问诊的场景日趋平常。目前,市人民医院配有10台互联网诊疗设备。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挂号后,通过互联网系统就能实时得到市人民医院坐诊医生的医疗协助。
随着“互联网+”医共体诊疗模式的逐步推广,市人民医院医共体集团各分院辐射的患者,越来越倾向于首诊在基层。在他们看来,走进当地卫生院,就相当于是“走进”了市人民医院,甚至比直接去市人民医院就诊还方便和实惠。
“这是解决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种全新模式。”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广后,受益的将是最广大的基层群众。
首诊在基层
就医更便利
近日,家住芳庄的患者林先生感觉呼吸困难,夜间还伴明显喘息。林先生去芳庄乡卫生院就诊,接诊医生通过互联网诊疗联系上了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专家。了解到林先生有数十年的哮喘病史,专家建议在线申请住院上转,由市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办公室牵线,优先为林先生安排住院治疗,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互联网+”诊疗模式不仅拉近了医患距离,消除了空间上的隔阂,解决了长途跋涉赴市区就诊的困难,尤其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解决了患者的“看病难、看病烦”问题,赢得了偏远山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目前接入市人民医院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医疗机构有曹村、湖岭、芳庄、北麂等地的卫生院。只要基层医疗机构提出协助需求,市人民医院医生就会进行对接,为患者提供治疗和咨询服务。据统计,仅今年3至6月,互联网诊疗平台就为30多位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肯定。
曹村镇卫生院医务科科长黄何春表示,互联网诊疗打破了老百姓就医空间限制,特别是行动不便的慢病老年患者,就近就医,省去了路途奔波及家属陪伴的时间,提升了老百姓就医体验,真正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正是我市启动互联网诊疗模式的初衷。“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不仅仅是打造线上线下诊疗一体化服务,更重要的是推动解决分级诊疗问题。”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互联网诊疗模式,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内线上线下流程一体化,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业务贯通,不仅打通了医共体内上下级医院间的双向转诊,同时也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