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市 创新强市
■本报评论员
人才是创新之本,创新是发展之源。日前召开的市委全会通过了《中共瑞安市委关于全力打好“双创人才”净流入攻坚战 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把人才强市、创新强市作为决胜未来的首位战略。《决定》是对标“重要窗口”建设部署要求,引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瑞安人才和创新工作的突破性标志性文件。这意味着瑞安把创新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迈上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新征程。
今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之年,也是建设“重要窗口”的开局之年。瑞安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上半年的大战大考中,拼出疫情防控新战果,拼出改革开放新活力,拼出全面小康新成色。时至八月,赛至中局,下半场战斗迎面而来。瑞安能否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能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能不能如期实现“重要窗口”目标任务,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人才的集聚度、活跃度、贡献度和创新的能力、动力、活力。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我市要背水一战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就必须开放揽才、产业聚智,打造高素质人才集聚发展青睐地。坚持引才借智“双管齐下”,构建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实施青年英才集聚系列行动,建设近悦远来的青年人才友好城市;实施“青蓝接力”工程,培育壮大创新型瑞商队伍;实施“金蓝领”培育工程,培育一批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工匠型人才;探索创建人才管理改革试点,争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城市是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创新决定城市未来发展。我市要背水一战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就必须面向未来、决胜未来,打造优势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地。聚焦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新材料、智能装备等创新重点,集中力量推进“两区一廊”建设;加快中试平台、市场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与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紧密合作,推进“科技飞地”建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加快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和标志性技术成果;深入实施“雄鹰行动”“凤凰行动”“雏鹰行动”,全面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构建“四新”经济创新生态。
赶超图强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创新创业的云江潮正在奔涌。让我们鼓足信仰信念信心的风帆,迈开奋战奋进奋斗的步伐,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打造“城人产”融合发展的至美瑞安,以瑞安“小窗口”为浙江“大窗口”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