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网拍“拍了拍”你,但你要了解清楚再拍
不能只看便宜,更应注意规避风险
■记者 黄君君
前段时间,本报报道了市法院即将开拍两件“一元”起拍的豪车(相关报道详见7月31日4版《豪车“悍马”、“凯宴”1元起拍》),很多市民默默打开了阿里拍卖页面围观。在浏览中,大家发现,无论是车辆还是房产,很多标的物的介绍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买受人承担”“自负”等提醒。
该如何参加司法拍卖?有哪些注意事项?近日,记者采访了市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何建荣。
司法网拍
成市民购房新途径
对于很多正在看房的人来说,除了中介提供的房源,到司法网拍上看看房产是不错的选择。
实际上,参加司法网拍的人,大部分是冲着房产去的。打开阿里拍卖,上线的房产页面上的围观人数少则近千,多则过万。
“捡了漏。”市民林女士说起自己的购房经历,直言赚到了。2017年,想要购房的林女士关注了司法网拍,并看中一套位于东山街道的房产。
林女士说,因为时间原因,她没有参加法院组织的实地看房,但仔细阅读、研究了该房产页面上的介绍。她最关心的房产性质,看到该房产为国有出让,能办理房产证、土地证过户手续后就放心了。
“房产所在小区不错,虽然我没有进入房产内部看,但页面上的照片足够清楚了。”林女士说,当时报名者只有她一人,也仅她一人出价,房产最终以起拍价成交。
在完成拍卖后,除了缴纳税费,林女士没有支出其他费用,很快顺利办理过户手续。
家住塘下的市民陈女士同样于3年前通过司法网拍购入了一套房产。“房产是为了孩子读书买的,几个人在竞拍,最终超过了评估价。”她说。
做好准备再竞买
司法网拍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过互联网拍卖平台,以网络电子竞价方式公开处置财产的行为。2012年,市法院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涉案财产。目前,市法院上线的标的类型包括住宅用房、商业用房、机动车、股权、债权等。今年1月至6月,该院已上线标的物316件,总标的额超3.4亿元。
何建荣介绍,有意向参加司法网拍的竞买者,首先要认真阅读拍卖公告,一般法院在拍卖前会邀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对标的物做专业评估,并公布评估报告。
“要特别关注公告上所提及的瑕疵提示,一旦参与竞买,就表明接受标的物现状和一切已知和未知的瑕疵。”何建荣说,因此,针对标的物的任何疑惑要及时向法院咨询,并参与法院组织的实地看样。
在确定要参与竞买后,提早准备必要的竞买手续,一要确认自己是否有资格购买该标的物,万一该标的物所在地区限购或限制户口性质购买,导致不能过户,后果由买受人承担;二要尽可能提早缴纳保证金,以免出现问题导致错过拍卖。
“拍卖成交后,要及时支付余款。”何建荣说,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的,视为悔拍,买受人的保证金不予退还,且其两年内不得参与司法网拍。一旦成功拍下标的物,竞买者要按规定及时办理过户手续,缴纳税费,并要求法院及时交付房产。
提前了解心底有数
家住市区的市民陈女士曾参与过一次司法网拍,虽然没有成功拍下,但她做了充足准备。她说,购买司法拍卖的房产,她最关心的是房产是否能过户,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是否腾空等问题,此外,房产的市场价、施教区、物业,及有无装修、欠费、租赁等情况,也是她关注的要点。
为此,她参加了法院组织的实地看房,并向物业、房产中介了解该房产的具体情况。她说:“这套房未装修,面积很大。没想到拍卖时远远超出了评估价、市场价,比我心理价位还高,想到装修很费钱,就放弃了。”
“要多方面收集信息,特别要看市场价格,竞拍时容易冲动,一定要设置好心理价格。”参拍成功的林女士建议。同样参拍成功的陈女士说:“首先要去看房子,了解有无出租情况,少点后续麻烦。”
如果是购买车辆,何建荣提醒竞买人,要提前了解车况,如果是外地牌照车辆,要充分了解当地政策,确认能否过户上牌,万一当地限购,会导致无法过户。另外,还要了解车辆的违章情况及后续处理方法。
[相关链接]
这些“自负”要看清楚
能否过户要自负
拿房产来说,一般本地房产中,国有出让的商品房产权清晰、腾空清楚;外地房产,尤其是上海、杭州等地房产要注意当地限购政策;农村房产要注意购买资格,仅限户籍制度改革前的农业户口人员购买。因资格问题造成拍卖不成的,买受人缴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另外,房产若存在违章、结构改变等问题也可能导致无法过户。
提醒:一定要看清楚拍卖公告,实地查看房产,到相关职能部门咨询确认。
费用要自负
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税费按照税法等相关规定,由双方各自承担。不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过户手续、缴纳税费,将要全额缴纳税费。另外,可能存在的水、电、物业等欠费或未明确缴费义务人的费用均由买受人承担。
提醒:到相关职能部门咨询确认,最好能向物业等多渠道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