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献血“快感”成为更多人的快乐

    让献血“快感”成为更多人的快乐

    ■王国荣

    日前,在瑞安市血站里,无偿献血志愿者蔡云龙完成在瑞的第一百次献血。献血完成后,市血站站长郑昌清为他献上鲜花,以感谢他长期以来的奉献(详见本报8月18日第4版报道)。

    从20岁开始,小蔡在20年的时间里,已经无偿献血100次,献血总量达2.31万毫升。正常来说,一个成人的总血量在4000到5000毫升。等于说,小蔡献的血,已经相当于6个人的血。如此名副其实的“献血达人”,真的令人肃然起敬。

    献血达人小蔡说,每次献血都是快乐的感受。他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好处,又可救助他人,所以他乐于献血。他这番朴实的话语,既反映他怀有一颗德善的心,又基于他对无偿献血知识的正确了解。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教师,他第一次无偿献血也是具有偶然性的,当时献血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概念,看到公园路边停着一辆无偿献血车,就上去献血了。随着对无偿献血的逐步了解,他才形成定期献血的习惯,每年献全血1至2次。

    由此可见,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和对无偿献血的正确认识很重要。因为人们对“流血”,从小以来具有一种本能的恐慌,也经常听到突发事件中有“因失血过多而死亡”的描述,尤其受“一滴血一碗饭”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对自己身上的血看得很重,毕竟它是生命之本。有人体检做生化全套抽血都感到可惜,要是一次献血就被抽去这么大一袋200毫升鲜血,岂不对身体有影响?也正是怀着这种顾虑与担忧,存在无偿献血认知方面的误区,所以小蔡感叹“瑞安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的规模还不大,定期献血的大部分是一些老面孔,‘新鲜血液’还比较少”。

    眼下正值高温酷暑天,也是一些城市医院每年遭遇“血荒”之时。除了其中一支献血主力军大学生放暑假,还有一支主力军农民工每天劳动强度大,如果得不到好的休息及营养,身体吃不消外,最大的问题还是公众对无偿献血还存在一定的误解或者疑惑。有的不理解为什么“无偿献血”却是“有偿用血”,而且价格却很高,颇有些“信任危机”;还有就是“献血光荣”的氛围尚未得到应有的彰显,对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宣传表彰等激励措施不够,像蔡云龙这样的献血达人事迹,见诸媒体远没有影视明星多;还有采血渠道过于单一,采血点少且不够方便,甚至采血服务者态度也不怎么热情。

    现在,首先要让公众更多地了解无偿献血,像小蔡那样拥有爱心和健康的身体,怎么去捐献全血、捐献血小板,鼓励身边的同事和亲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爱心队伍中来,让每次献血的“快感”成为更多人的快乐。同时,血站等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多措并举,主动热情服务,打消公众的疑虑,努力去营造公众的信任感、荣誉感,提高公众无偿献血的积极性。而不仅仅是,一辆采血车停在那里,“按兵不动”,或是“按部就班”,如同“姜太公钓鱼”那样泰然自若,没有一点仪式感,也没有一点现场气氛。这怎么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玉海楼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公告
   第00008版:家周刊
让献血“快感”成为更多人的快乐
公开承诺重在践诺
传递质朴的欢乐最能感动人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4 让献血“快感”成为更多人的快乐 2020-8-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