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通事故处理民警:
“追逃专家”炼成记

    交通事故处理民警:

    “追逃专家”炼成记

    ■记者 陈丹丹 通讯员 郑悦慧

    在交管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刮风下雨,不管是午夜凌晨还是周末假日,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交通事故现场。接警、救援、勘查、询问、侦查、处理……他们就是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各基层中队事故处理组民警。

    近日,记者走进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陶山中队、安阳中队,采访了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张伟、郑铮。他们虽然不是交通事故处理岗位上的老兵,但已是公认的“追逃专家”。

    全力追逃

    为伤者寻回一个公道

    今年29岁的张伟,是交警陶山中队唯一一位事故处理岗位上的民警。尽管只在交通事故处理岗位上干了5年,他的成绩却有目共睹。2018年以来,由他办结的各类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案件50余起,办理的各类简易程序案件1000余起,包括危险驾驶、肇事逃逸、无证驾驶等案件。

    成绩的背后是张伟默默的付出和努力。为了尽快熟悉业务,辖区哪里有交通事故,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累实战经验:勘察现场,调查取证,寻找目击证人……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很快他就成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行家里手”。

    处理交通事故逃逸案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碰上棘手的案件,张伟总是循迹紧追不舍,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大半天,一分一秒仔细排查监控画面中发生的细微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

    近日,陶马公路岱西村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张伟到达现场后,伤者已被送往医院,肇事车辆在撞人之后逃逸,现场只看到散落在地的蔬菜、塑料袋、塑料桶、塑料盆、拖鞋和一摊血迹。现场迷雾重重、线索一再中断,他没想过放弃,两天时间内花了38个小时连续调查,最终锁定了肇事逃逸的车辆和人员信息,并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平时,尽管单兵作战、事务繁忙,张伟还是坚持多听、多解释、多用心,尽力做到公正、公平。他总是说:“只想尽自己的这份责任,为伤者寻回一个公道!”

    常怀真心

    “迟到的正义”永不缺席

    事故事后报案,时间无法确定,现场无遗留任何肇事车辆及驾驶人的相关线索,且无录像拍摄到事故画面……日前,市区隆山东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在无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交警安阳中队事故组组长郑铮带领组内民警,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一一排查事故周边道路视频画面,以及对事故发生时可能经过现场的上百辆车进行电话询问,抽丝剥茧,最终实现了24小时内侦破案件。

    其实,放弃假期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对郑铮来说是工作常态。近年来,交警安阳中队辖区每日接处警60起以上,每日移交事故组处理案件多达十数起。作为该中队事故组组长,郑铮担负起集侦破逃逸案、调查取证、调解处理、案件办理、事故分析研判等繁琐工作于一身的重任。

    交通事故非死即伤,往往带来尖锐的矛盾纠纷。这个时候,郑铮总是和当事群众走得最近的那一个,一杯水、一张笑脸、一声关切的询问,化干戈为玉帛。

    有一个案件让郑铮印象深刻。2015年的一天凌晨,市民张某驾驶二轮电动车与一辆七座车发生碰撞。事发后, 倒地昏迷的张某又被一辆路过的七座车碾轧,两辆七座车车主均肇事逃逸。张某前前后后治疗费用花去近30万元,但由于其中一位肇事车主销声匿迹,赔偿问题悬而未决。在案发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郑铮在努力安抚受害人情绪的同时,始终不忘追查,终于在一次暂住人口普查中意外发现肇事车主信息并成功将其抓获,经协商,张某终于拿到了赔偿金。

    “带着同理心来化解矛盾、平息冲突,更能使人信服。”郑铮说,这些年来,他处理每一起交通事故都秉持着“公平公正、常怀真心”的原则,“有句话说得好: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执法在线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玉海楼
   第00007版:榕树谭
   第00008版:财富榜
我市移风易俗改革
向“5G”时代迈进
“追逃专家”炼成记
塘下镇开展娱乐场所
禁毒专项排查管控工作
市第30助企服务专班小组
开展进企服务
塘下镇举办新时代
文明实践文艺汇演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追逃专家”炼成记 2020-8-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