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时读完26.5万字的新书
百名市民挑战阅读马拉松
本报讯(记者 杨微微/文 通讯员 陈鑫泽 金眷镯/图)以书为“跑道”,6小时比拼专注力和意志力的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再次开赛。9月12日上午10时,比赛正式开始,在市图书馆、瑞祥高级中学两个赛区,100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读者捧起同一本书开始了他们的挑战。6小时后,瑞祥高级中学参赛选手王柠枫同学在4个多小时内读完指定图书,以答题得92分的好成绩,排名长三角区域第38名、瑞安赛区冠军。她所在的瑞祥2队总排名26名,也是瑞安赛区在长三角区域排名最靠前的队伍。
今年比赛用书是《消费者的决策:行走于理性的边缘》,总计357页,26.5万字。参赛者需在6个小时内读完这本书,并完成考卷,最终总成绩以阅读速度分和阅读质量分相加确定。
“第一次参加阅读马拉松,我是一边读一边摘录,摘主要的内容,发现难点就暂时跳过。”王柠枫是高三学生,作为艺术生,专业课与文化课要两手抓,紧张学习之余还报名参加了阅读马拉松,能拿到瑞安赛区冠军,她说心得就是摘录重点。
参加阅读马拉松的选手来自各行各业,今年还出现最小年龄的选手,年仅12岁,刚好达到参赛标准线。“参加这个活动挺有意义的,我想提高下自己的阅读水平,不管成绩如何,重在参与。”来自安阳实验中学初一学生徐子杭,年纪小,气场足,跟哥哥姐姐们组成一队,一点都不怯场,觉得这本新书读起来并不难。
“工作后更多地是面对学生的考卷、答案,参加比赛找到了大学时期轻松阅读的感觉,没有条条框框束缚。”作为语文老师,第一次参加阅读马拉松的叶有伟建议学生们多阅读名家著作,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我也是爱买书的人,但很久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都是碎片化阅读,这次参加阅读马拉松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能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选手陈明春说。
连续阅读6小时,读完还要答题,不仅培育读者阅读意识,更是倡导和培养阅读能力。在今年的比赛中,我市首次开设两个赛区,除图书馆外还增设了瑞祥高级中学赛区。“我们一直在考虑将阅读马拉松延伸到学校,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今年因为疫情特殊原因,只增设了瑞祥高级中学一个点,期待来年有更多学校加入。”市图书馆副馆长王丹妮介绍。
“今年我们学校也推出跟阅读相关的主题活动,阅读马拉松活动能走入学校,给老师、学校营造了很好的阅读氛围。”瑞祥高级中学校长温暖说。
据介绍,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由江、浙、沪、皖四地(特别邀请昆明图书馆参赛)图书馆与上海徐汇区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阅读马拉松组委会主办。本次大赛原定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举办,受疫情影响延期到9月12日。今年江浙沪皖四地111个赛点,总计有4945名选手参赛。浙江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共设47个赛点,1450位选手组成290支队伍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