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年“与爱同行”
继续“云江助梦”
瑞安市“资助清寒学子上大学”活动20周年巡礼侧记

    20年“与爱同行”

    继续“云江助梦”

    瑞安市“资助清寒学子上大学”活动20周年巡礼侧记

    ■记者 蔡玲玲 通讯员 孙晓波

    上周五,“云江助梦·与爱同行 瑞安市‘资助清寒学子上大学’20周年巡礼”在市政会议中心举行。活动为20年来在助学路上播洒爱心的20家单位(组织)及30位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向华峰集团发放了“博爱功勋奖”。

    二十年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总关情。2001年8月,“瑞安市资助清寒学子上大学”活动由市红十字会和瑞安日报社首先发起,随后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慈善总会加入,目前共5家单位携手参与。截至今年,该活动累计帮助1.3万多人次大学生走进校园,发放助学款6820多万元。爱心助学,为我市寒门学子铺就了一条圆梦大学之路,也铸就了我市一张爱心金名片。爱心助学活动曾登上央视专题节目,2014年荣获浙江慈善奖。

    每一个节目

    都是一个爱的故事

    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对很多寒门学子来说,是一份信念,也是行动指南。

    当天的活动现场,还有一台文艺演出,每个节目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18年前,潘良晓是湖岭山村留守少年中的一员,家境贫困,母亲身体有疾而丧失劳动力。在助学金的资助下,她完成学业,现在是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一位名叫邓敏的小女孩,靠爷爷退休金读书,在助学金的资助下,去年高考以641分考入安徽大学的经济学专业。

    她们用实践证明“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情景剧《求学之路》就是以潘良晓、邓敏为原型改编的一个节目。

    2018年8月10日上午,我市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玲选的父亲来到市红十字会,他代表陈玲选送来6000元“回馈款”。她曾是市红十字会“华峰诚志助学基金”的受益者,这笔回馈款将重新注入“华峰诚志助学基金”用于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寒门大学生,也代表了他们一家恪守诚信、回馈社会的良好品德。诗歌朗诵《一封特殊的家书》,其原型就是陈玲选。

    “每一只小鸟,都想张开翅膀,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翱翔……然而阳光并不总是那么灿烂,天空并不总是那么明朗……自从我看到了‘资助清寒学子上大学’,我就看到了雨后那道亮丽的彩虹,我就看到了无限的憧憬和梦想。”诗歌朗诵《为梦想插上翅膀》,歌颂了像退离休老人李永琳这样平凡而伟大的资助者,用爱为理想插上了坚强的翅膀。

    “舞台上每一个节目的背后,都是一个爱心故事。”市红十字会参与活动策划的负责人说。其实,舞台上通过节目所展示出的故事,不过是长达20年的爱心助学里几个典型的代表。爱心潮涌里,市退教协的退休教师们、心馨公益俱乐部的成员们、广大侨胞侨眷们,都是值得歌颂的对象。像陈玲选那样,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的学生,也不计其数。

    20年关爱细水长流

    滋养出大爱

    2007年8月17日,华峰集团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华峰诚志助学基金”,将助学活动与培养大学生诚信励志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有经济能力的时候回捐助学金。13年来,“华峰诚志助学基金”累计发放爱心款860多万元,资助1718人次学生走入大学校门。从2009年开始,该基金陆续收到100位受助生的回捐资金,至今共收到爱心款113笔,共计98.16万元。

    当天的活动中,人物访谈节目《情暖云江》邀请了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卢月丽,华峰集团工会主席、副总经理翁奕峰,曾经的受助者、如今的资助者金玉琼进行对话。

    翁奕峰说:“华峰发祥于家乡,就应该回馈家乡。为家乡的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他还呼吁在场的寒门学子,好好学习,回来参与家乡建设。

    1989年出生的金玉琼,曾经是一名辍学的孩子,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完成了学业,如今已是中国农业银行温州某支行行长。她勤俭刻苦,心怀感恩。2015至今,她已结对资助了6位大学生,一直保持交流,彼此鼓励。

    “对于助学活动来说,助学金的赠予仅仅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子们勤奋学习、自立自强、立志成才和回报社会的决心。我们鼓励爱心人士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分享生活、学习的点滴,见证孩子的成长、成才之路。”卢月丽说,有了情感的互动,爱心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助学活动更名

    爱心不变

    “20年助学能够坚持下来,除了资助与受助方彼此的关爱,还要特别感谢广大志愿者的无私付出。”卢月丽说。据了解,每年市红十字会都组织一批志愿者入户调查核实申请资助的家庭,了解家庭收入等情况,精准掌握每位学子信息,让资助落实到最需要的人身上。

    “这些年,有资金筹集的不容易,有政策调整的无奈,有人员变动的衔接困难,有被误会的苦恼,还有人手不足的忙碌等。但是,每当看到清寒学子因此圆了大学梦后的激动,每当听到他们在校期间或学业有成的爱心接力,我们就感到暖心,信心倍增。”最让卢月丽倍感安慰的是,他们经常会收到受助学子的来信来访,有的表达感激之情,有的利用寒暑假做志愿者,有的是学业有成后回馈爱心基金,实现爱心接力。当年的受助学子有的考上公务员、当上人民教师或白衣天使,有的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甚至出国留学。“这就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初衷和最大动力!”她说。

    20年来,除了感动,我们也真实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幸福。我市这项助学活动的名称,从一开始“资助贫困生上大学”,到后来“资助清寒学子上大学”,它现在更名为“云江助学”。

    在这条改变命运的求学路上,“云江助学”就是那缕阳光,将爱进行到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财富榜
百名市民挑战阅读马拉松
20年“与爱同行”
继续“云江助梦”
本周降雨又降温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3 20年“与爱同行”
继续“云江助梦”
2020-9-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