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细治理为生命护航
——塘下镇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下降的背后

    精细治理为生命护航

    ——塘下镇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下降的背后

    ■记者 陈丹丹 通讯员 郑悦慧

    2019年,塘下镇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其中亡人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1.7%、40%;2020年1至7月,该镇道路交通亡人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5.6%、60%……

    道路交通事故亡人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的连续下降,意味着更多的生命免遭意外。这背后,是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塘下中队依托党政联动、部门协同、精细治理及全方位防控,为生命护航。

    机制引领  部门协同作战立整立改

    塘下镇道路里程数约129公里,机动车保有量达15.5万辆,且年均增速10%以上,电瓶车数量庞大,曾被列为温州交通事故防控重点区域。

    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开,让人心痛的同时,也推动塘下镇党委政府下大决心,对道路隐患、交通安全设施予以大治理、大提升。

    在全市建立重大道路隐患治理“三长会商”机制的基础上,交警塘下中队牵头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隐患快速治理机制,即塘下镇政府专门组建微信工作群,交警队员发现隐患拍照上传、镇领导指挥协调、职能部门对接、养护施工单位落实,推动政府尽快落实道路基础设施修缮和维护,快速排除道路安全隐患。

    依托该机制,该镇公安交警、交通运输、财政、综合执法等部门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协同作战,精准发力,针对一般隐患在微信群里当场讨论定调,立整立改,快速治理;针对重点隐患则采取书面报告移交镇政府,提请落实资金和部门予以整改,并锁定整改责任单位。

    此外,发生伤亡交通事故,镇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到场,通报分析道路隐患风险……党政重视、机制引领,发挥出事故防控立竿见影的乘数效应。

    大手笔投入  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南北走向并连接高速路口的塘下镇罗山大道(罗梅线)是该镇的交通大动脉,也一度是那些因交通事故而受到伤害的家庭不愿回首的伤心地。

    2019年,交警塘下中队向镇政府递交隐患治理意见,争取镇政府落实资金200万元,提升改造该路段交通安全设施,整治道路隐患。除修复破损路面、修剪道路两侧绿植外,该中队还在罗山大道(塘下大道双桥路口至陈岙村路口)约6公里的路段上加装隔离护栏,有效限制交通违法行为,隐患治理成效显著,2019年,罗山大道(罗梅线)塘下段亡人事故零发生。

    罗山大道(罗梅线)只是塘下镇大手笔治理道路隐患的缩影。2019年,该镇共投入隐患治理专项资金500万元,整改各类隐患点130处,增设隔离护栏2200米,封闭未经审批擅自开口3处,有效消除公路开口过多而形成的安全隐患。

    夜间行车常因视线差引发交通事故,为此,交警塘下中队对全镇道路照明情况开展大排查,对无照明或夜间照明不足的龙华路、新川路等路段,列出清单书面报告镇政府批示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制订完善路灯照明方案,快速启动整改,提升夜间行车安全视线。2019年,该镇启动“亮灯工程”,共计投入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镇道路照明设施建设,夜间亡人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42.9%。

    向科技借警力

    交通秩序一路向好

    良好的交通秩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筑牢安全有效的基础屏障。如何确保交通秩序持续向好?交警塘下中队的做法是:向科技要警力,加强预防研判。

    在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该中队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建设智慧交通系统、青少年交通安全体验中心、数字勤务指挥室,推动塘下镇政府落实资金,对全镇已建的交通信号灯进行改造升级,增设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变道压线、违停抓拍及交通诱导屏,为交通安全和秩序良好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违反“禁止停车”标志、标线的行为,予以罚款100元、记3分……目前,塘下已建成塘川街、朝阳路、中心路、广场路等4条违停记分严管示范街,实行违停电子抓拍“全天候”管理。

    同时,该镇打造集实时道路视频巡查、违法行为抓拍和执法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塘下交管“最亮双眼”,通过启用电子警察自动抓拍系统,目前每日交通违法非现场采集量接近1000起,闯红灯、乱变道等交通违法行为及引发的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严查严治

    向重点交通违法说“不”

    如果说道路隐患是静态隐患,那么严重交通违法则是动态隐患,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风险点,通过重点交通违法的严查严治,减少“动态隐患”,是遏制交通事故的重要抓手。

    事实充分证明,交警上路越勤、管理效率越高、查处力度越大,事故防控效果就更好。“我们加班加点,利用午休、周末时间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只为从源头上预防事故发生。”交警塘下中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加大对辖区道路隐患排查和交通安全设施的巡查力度,该中队根据实际划分国道组、集镇组、塘梅组三个辖区块,明确重点管理路段,落实每个辖区块责任至分管领导、责任民警及若干协警,全面排查重点车辆,严格把控“源头”关。

    “四小车”交通违法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源头,历来是交警部门严管严治的重点,2019年来,该中队联合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等单位开展常态严管、联合执法,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3万起,其中 “四小车”交通违法行为3.7万起,同比上升75%。

    对燃油助力车实行“逢车必扣”;对电动二轮、三轮车非法载人的采取行政拘留……一系列严管严治措施的实施,有效提升“以打促防”的防控效果,去年该镇电动三轮车亡人事故实现“零发案”。

    后记:

    交通事故防控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交通事故“减量控大”任重道远。在全市交警众志成城、穷尽方法落实交通事故防控措施下,我市亡人交通事故起数及亡人数取得了逐年下降的良好势头。

    塘下镇隐患治理助力事故防控的成功经验,时刻提示道路隐患治理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需要部门协同共治,需要顺畅的治理机制,依靠每一个细节的完善、每一个漏洞的堵塞,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实现交通事故“减量控大”的防控目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家周刊
审批有速度 服务有温度
精细治理为生命护航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精细治理为生命护航 2020-9-23 2